第七章 往事(二)(1 / 2)

加入书签

第七章

刘大将军的身后事且先不去说他,死都死了,还死的那么屈辱!只能说他差点就身死族也灭了......

直到大将军黄震晟率军八百里急奔,攻破新安函谷,局势才稍稍那么挽回了一点点。

福祸相依,冷暖自知。说的好听新安是被他攻占的,可黄大将军自己知道,那是人家拱手让出来的,这就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让你白费力气。自己八百里急行的就是要挽回点士气,可人家连见你一面的机会都不给,当他进入关城的时候连条洛水国的狗都没看着......

没办法啊,刘大将军败的太快,输的更是惨。洛水国此时士气正旺,根本不可能给你机会让你报仇,一座关城而已,无关大局。洛水国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让你有机可乘。你玄雍虽然号称铁军,可也不是不可战胜嘛!

哦,倒是忘了你玄雍还有北疆军,可那也得等他们过河再说啊,河北那一地鸡毛就够他难受了吧?

你若安心的蛰伏在关中还好,如今你自己出了乌龟壳那可就休怪我不客气了。都说那关西土地肥沃,物尽天华。

如此充满王霸之气的形胜之地现在是时候给他换个主人了......

现在不仅是你出来打我了,我还要打你!甚至打到你的家里去!谁掌握主动谁说了算!

要不你现在退回去,然后给我送点礼道个歉,我可以考虑考虑就不打你了。咱们还是各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这就是洛水国君臣乃至军民的想法,你看看,这局势有多么的糟糕?

黄震晟在攻破新安函谷后并没有在急于进兵,而是就地整军,收拢溃兵。进一步打探军情,很明显之前的军情有误,不然就算他刘大脑袋在蠢也不会令三万大军中埋伏,更何况他自己也被当场斩杀。

十日后,黄震晟令其长子黄衍,副将沈平司马参军刘元翰领兵两万驻守新安函谷关,自己则率八万大军以日行六十里的速度缓缓向洛阳进发。

同时传令徐万荣在孟津发起进攻,传令张晏向南阳发起佯攻,若有不敌则退守武关。

从这些时日所搜集的情报来分析,刘隽达是被新安函谷守将李维安诈降骗入城中,而后暴起发难才导致其一败涂地并且还因此丢了性命。

可让他想不通的是,据自己了解这刘隽达生前可跟洛水国没什么交集,更不会认识他什么新安函谷守将李维安。怎么可能就轻易相信对方献城投降了呢?

按理说他不应该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才对,可线索到此就断了,收拢的溃兵中军衔最高的也才是个校尉,只知道刘将军说对方欲献城请降让他们做好接收准备。

他们这些低级军官哪有资格晓得更多的军事机密,听说可以兵不血刃的就能拿下关城高兴还来不及呢,白捡的功劳谁不稀罕?

就算他是智计绝卓之辈,发现其中有诈也不能左右将军的决定不是?更何况他也说不上话啊,差着好几级呢......

结果当日刘将军进城后就在没出来,而已方营地却被对方团团包围,自己等人也是慌乱间夺路逃出来的......

这就是黄震晟所掌握的所有经过了,在多的也问不出什么来,由此可以推断出肯定是有人在刘隽达身边出谋划策,或者是对其游说让他信以为真才会决定进城。

可这个人是谁却没人知道,甚至有没有这么个人都不太确定。若是有,这人必然有一定的背景,且刘隽达认识此人或是此人的靠山。若是没有,好歹是个正三品的大将军,怎么着也不该如此脑残吧???

总之事情透着一股诡异,让黄震晟感觉到一丝危险,可能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布局正在向自己笼罩而来。

可大军又不能就此顿步不前,引而不发,不然皇帝的怒火他同样承受不起。所以在其不紧不慢的向洛阳进军之时,一封八百里加急密报已然送到了弘治皇帝寝宫。

就在黄震晟兵临洛阳之时,皇帝的圣旨也到了。

来的一共三个人,一个传旨太监两个宫中侍卫,圣旨就四个字:“择机再战!”

黄震晟有点蒙,什么叫择机再战?那自己是退兵还是就地驻守?

就听那传旨太监附耳小声道:“陛下已默许将军自行决断。”

这回他可听明白了,皇上这是有心退兵又怕伤及颜面。谁说不是呢,一国之君沉寂五年后悍然发起国战,首战失利就饮恨退兵?这不仅会成为天下群雄的笑柄,也会让其在玄雍百姓面前失去威信,那样他在皇座上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