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都是兵荒马乱闹的(2 / 2)

加入书签

楚南湘把这两个衙役说得一愣一愣的,这还哪里像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能说出来的话?

“哈哈哈!说得好!”身后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楚南湘闻言扭过头,见到来人时,不由得感觉有些面熟,好像什么时候在哪里见过。

“见过县令老爷!”两位衙役连忙行礼。

县令?楚南湘眸子一怔,蓦然想起前些年她在聚德楼里救一个大官时,那个在一旁一直哔哔个不停的倔老头,那时也正是他罢了楚河的考,又大手一挥把楚铁柱划入军营,替楚南湘出了口恶气。

“见过县令老爷!”楚南湘照着这些年学来的礼数,规规矩矩对这老头行了礼。

“嗯。”县令依旧是习惯性的捋着他花白的山羊胡,左思又琢磨,总感觉面前这丫头眼熟,随即问道:“丫头,我怎么看你这般眼熟呢?你县衙后院来找谁啊?”

“回禀县令老爷,民女楚南湘是楚文修楚管事家的二妹,之所以县令老爷瞧民女眼熟,是因着那年我曾在聚德楼和医馆当着县令老爷的面救了个大官。”

“哦!是你啊!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平常一向行峻言厉的县令这会看向楚南湘时满脸的和风细雨,“诶呦,当年我还没记住你叫啥名,原来你是文修的妹妹!管不得我看见委任状上楚文修这三个名这么眼熟呢!”

当年是县令帮着楚文修把征兵的名额划掉的,只不过这老头到底上了岁数,记忆力很差。

想起了楚南湘是谁,他的脸上愈发亲切起来,笑道:

“哈哈,真没想到,原来宋司户的下司家,竟有个曾经救过他的妹妹!话说,你来这找你大哥何事啊?你大哥可没空陪你玩哦!”

作为县令,是最不喜欢自己下边的人放水摸鱼的,就算是没事待在县衙里,也不许他们四处乱逛,尤其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若是忙起来怕是要忙得昏天暗地。

有县令撑腰,楚南湘心里更是有了底气,她又温顺的行一礼,道:

“县令老爷,放在民女在医院时,听村里来报信的人说,我家厂子被难民给抢了,分些钱粮给那些难民倒是没什么,可我家终究除了大哥外没别的男人。

我害怕那些走投无路的难民做出什么过格的事,伤了我家人,所以我就想来来找我家大哥一同回去,正巧我家大哥还有驴车,路上能少耽搁些时辰。”

“哎...都是这兵荒马乱闹的。”提起此事这位老县令又是一阵郁闷,原本这些年他把江台县管理的井井有条,因着是沿海地带,即便是赶上灾荒之年,百姓们的日子却依旧不用愁没饭吃。

可这一个月来的兵荒马乱,把原本富足安逸的小县搅得民不聊生。上头催粮催得紧,下头百姓又哀怨连连骂他县令是个恶官,这夹板气不好受啊!

“也罢!那个谁...”县令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这个守门的衙役叫什么,他吩咐道:“快进去通禀楚管事,另外去兵房都带些捕快过去,这些难民还真无法无天了,还敢抢咱们县衙官吏的家,哼,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县令已经发话了,那名衙役自是不敢怠慢,随即忙应了一声跑进院子里。

楚南湘郑重的朝县令行礼道谢,“多谢县令老爷,若能平息这场风波,我们家捐给这些难民多少粮食都可,只要他们不要伤害我的家人。”

楚南湘说着话时很有底气,因着去年袁扶清雁州要闹兵乱的小道消息在酒桌上托盘而出,第二日楚南湘家便四处购买粮食屯在厂子里,这叫未雨绸缪。

前段日子官兵下乡抢粮食,因着田谷所经营的厂子背靠着袁扶清这颗大树,所以没有官兵敢抢粮,只是到底还是成了难民们眼中一块肥肉。

不过,正值兵荒马乱之年,若是自家捐给难民些粮食,这对自家大哥的政绩无疑是有益处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