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2 / 2)

加入书签

“兄弟,你打听这个干嘛呢?难不成你们送的这位是要悬棺葬啊?”我知道,他所指的便是桑林婆婆,但是为了防止他有其他的想法,我便回答说不是,不想让他知道太多,于我们来说,他仍旧算是一个陌生人。

悬棺葬是古代葬式的一种。即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悬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是尊敬。

依据文献及实地考察,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区,均有此种葬俗。江西贵溪仙岩、福建武夷山、重庆忠县卧马函、重庆奉节县夔峡、风箱峡、四川珙县麻塘坝螃蟹溪山崖等地,曾发现大批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古代悬棺葬遗物。

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选择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用我们至今仍不知晓的方法,将仙逝者连同装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悬挂(置)于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

葬地的形势各异,归葬的个体方式也略有差别:或于崖壁凿孔,椽木为桩,尺棺就置放在崖桩拓展出来的空间;或在约壁上开凿石龛,尸棺置入龛内;或利用悬崖上的天然岩沟、岩墩、岩洞置放尸棺。人死了,要找个归宿,要为失去灵魂的躯壳找一个妥当的安置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悬棺葬和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葬式一样平常。

悬棺葬的置棺方式也只有几种,木桩架壑式。棺木架置于天然崖洞或在岩石裂隙所打的木桩之上。此种形式见于福建武夷山、湖南、四川等地,在湘西沅水两岸和川东长江三峡地区尤为常见。

崖洞式(包括天然岩隙式)。即利用临河峭壁上的天然洞穴或裂隙,略加修整(垒筑、填平)置棺其内。这种形式在各地悬棺葬中均有发现。

横穴式。在临江崖壁上开凿长方式横龛,大小宽窄以容一具长约2米,高、宽约为0.5米左右的棺木为限,棺侧外露。这种置棺方式见于川南、川东长江三峡等地。

方穴式。在临江崖壁上开凿宽约1.5米或稍小的方洞,或者利用天然洞穴加工成方洞,置棺其内。此种形式在川东南、湘西和鄂西等地常见。

悬崖木桩式。在临江绝壁上开凿小方孔,打入木桩,然后架棺其上。这种形式多见于川南、湘西等地。

崖缘式。在海边陡峭崖壁上常有突出的狭窄崖缘形成天然平台,棺木置放上面,此种形式在台湾和东南亚海岛地区较为常见。

《苗族古歌》,有这样的说法:我从很远的东方来。没有土地,就把老人的尸骨暂搁在山洞里,我们回家的时候再带走。这里的苗族老人,把悬棺这种安放形式叫“搁”。“搁”就是使物体处于一定的位置,是还可以移动的意思。在格凸河风景区,有一个只有两户人家的村寨叫脚杆寨,主人告诉我,用苗语说脚杆寨(在)叫“不这吾”,意为“我要回家”。

传说,很早以前,他们的祖先因为战争,一路败退,几经辗转来到这里,祖辈为了告诫后人,叶落归根,发誓只要脚杆还在,一定要打回老家,收复失地。

于是乎,祖辈“归西”,后人没有入将其土,而是将尸骨高悬于在那些阴凉的、凌空的、鸟兽也无能为力的岩洞、绝壁之处,一是防追兵破坏,二是防畜兽侵袭,三是便于长久保存,只待有朝一日“回家”一同回家归根。为了牢牢记住先辈一定要返回老家的再三叮嘱,于是就有了脚杆寨(在)的寨名,于是就有了悬棺的习俗。

“真的长见识了!”我不由得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