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最美不是下雨天(1 / 1)

加入书签

李云姿沉浸在记忆里,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忧伤。

顾晹并不知道她心中的波澜,还以为自己的猜测已经得到了验证,便继续他的分析。

“你看这少女的眼神,清澈却又带着一丝忧郁,像是要诉说什么。

“而且她的眼神并没有完全聚焦在前方,显得有些迷离,就好像透过画布在看着另一个世界。”

顾晹的声音让李云姿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她的视线重新投向画中的少女。

那少女的眼神中似乎藏着无尽的故事,等待着有心人去解读。

就好像自己身前的这个人也并不是他,只是她一厢情愿的念想罢了。

“嗯,你继续说。”李云姿将那些纷乱的思绪压回心底,轻声道。

“李云姿,好感度「50」。”

刚准备继续照本宣科的顾晹,给这个系统外挂整蒙了。

不是,刚刚他好不容易“+5”“+10”弄上来的好感度,咋就一下子干回解放前了?

他说的没有问题吧?

随便换个高中美术老师过来上美术鉴赏课,十有八九和他说得差不多。

这能出什么差错,没理由啊。

“叮——!

“任务奖励:大量等级经验(已超时,即将自动使用)

“叮——!

“等级经验已达标,当前宿主「等级:3」

“可用技能点:1

“是否解锁技能「心灵感应」?

“「确定」「取消」”

我去,还有这么硬霸的技能吗?

顾晹振奋不已。

这个技能的名字看上去就很作弊,他解锁之后用在师姐身上,不就能轻松偷……感应到李云姿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到时候根据她的内心真实想法再做出应对,他就不信还会掉“好感度”。

“确定。”

“技能「心灵感应」,已解锁。

“lv1:选择一个对象,获得对方的好感度增减信息,持续时间为60分钟,每24小时可以重新选择观察对象。”

顾晹:“……”

系统,能不能出来解释一下,这个东西在他升级了「心灵指数」后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吗?

他是本科毕业生没错,数学水平虽然比不上高中生,却不至于连小学二年级的加减法都不会吧?

系统老贼,欺人太甚!

他忍它很久了。

不过看在它今天奖励了他三万块,这件侮辱他智商的小事就一笔揭过,如有下次,他可就……

他好像对这个系统真没什么办法。

抱着“来都来了”“习惯就好”“都不容易”的想法,顾晹把这个看似鸡肋的技能甩到了李云姿头上。

“李云姿,好感度「50」。”

没有任何技能效果。

要不是技能冷却倒计时已经开始,他再次点选会提示“该技能无法使用”,就好像没有使用一样。

不出意外的话,他得做点什么让李云姿的好感度产生变化,才能看到技能的效用。

“你怎么了?”见他沉默半晌默不作声,李云姿忍不住发问。

“没什么。”顾晹赶紧摇了摇头,“我就是弄不明白,他弄的这个黑色背景,到底是什么意思?”

“突出人物啊,你刚刚不也是这么说的吗?”李云姿疑惑道。

“我觉得有点取巧。”

顾晹想了想,还是直接说道。

“怎么说呢,这么写实的风格,怎么能弄黑色背景呢?光源是啥,不合理呀。”

他连续抛出来两个疑问,听上去有理有据。

这些想法,包括前面对毕加索和米勒的批判,他并不是一时兴起。

诸如此类的观点,他以前没少在网络论坛上跟人激情互动时疯狂输出过。





倒不是他喜欢标新立异,而是他喜欢那种舌战群儒的快感,尤其是在美术论坛这种专业性比较强的小众社区。

只可惜他往往输多赢少。

之所以常常寡不敌众,不是他画技不如别人,而是因为他的对手们最喜欢用来堵他话的就是——

“看看人家的画现在值多少钱,你的呢?承认吧,你就是酸。”

这一下就直接给他干沉默了。

这可能也是他后来一直心心念念地想成为一名大画家的原因之一。

“李云姿,好感度+5。”

“李云姿,好感度「55」。”

李云姿听完他的话,轻轻眨了眨眼睛,她歪起脑袋像是在回忆:“你说的这些话吧,跟我有个朋友说的一模一样。”

“什么朋友?”顾晹也有点感兴趣。

这位大神,居然和他的观点雷同,莫非——是他失散多年、异父异母的亲生兄弟?

乖乖隆地洞,像他这样的绝世天才,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另一个。

他说什么都想拜托李云姿引荐他们认识一下。

李云姿偏过头去,满是惆怅地说:“一个美术论坛上的朋友,但是我跟他从来都没有见过面。”

美术……论坛?

这下轮到顾晹眨眼睛了。

他这些年没少在美术论坛上跟人聊到这些话题,其中自然也不乏扯到毕加索、米勒和维米尔等人的作品的时候。

这三位大神是聊名家画作时经常遇到的大家,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只要吵起来就少不得一番争论不休,

直到在几年前的某一段时间,他在论坛上认识了一个人。

他和那个人隔空对话,聊得很是投机。

有一次,那个人跟他提起过这三个画家的代表作,也刚好是李云姿画室里的这三幅画。

正规的画廊,很少会有把这种不同流派的作品同时摆在一起的场合。

怪不得他觉得眼熟,既视感这么强呢,原来和当时的情境极为相似。

那个人说,她很喜欢这三幅画,所以她路过一间小画廊看到这三幅画被挂在一起,格外惊喜。

于是便把这份惊喜分享给了他。

他记得那天她本来是出去写生的,因为躲雨找了个书店,这才有机会跟他聊天。

她还说如果她以后有了自己的房子,就把那三幅画都买回家放在客厅里。

到时候给每一位客人欣赏,如果有谁欣赏不到位的,就一人发一本艺术史,让这些客人好好学学名画鉴赏。

自幼立志成为一名大画家的他岂能忍受这等言语?当场他就怼了回去。

当然,用词远没有和坛友们互动时那么激烈,语言婉转许多,就类似他今天和李云姿说过的那些话。

那一次,也是他唯一一次论战成功。

“不过,我批判了那么多,不代表我不承认它们至高的艺术价值啊。”

“还是希望你赚大钱、买大房子,把这些画搬回家。”

——“嗯,艺术欣赏嘛,千人千面。你最后这句话挺中听。”

——“我一定努力画画,开画展买大房子,还要买好多好多喜欢的画放在家里。”

“好,那我就看着你开画展,看着你买房子,看着你把画搬回家。”

“苟富贵,勿相忘汪汪汪——”

他不记得他们在美术论坛那简陋的聊天室里聊过了多少次,可能有无数个不眠之夜,他已经记不清了。

后来论坛因为经费问题关停一段时间之后,用户数据全部丢失。

他的好友列表里,就再也找不到那个陪他聊毕加索、聊米勒、聊维米尔的姑娘。

这么多年过去,他只记得,那天下雨,她还在上学。

就在眼下这座城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