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谁说黛玉不会撒娇的!(1 / 1)

加入书签

进入林家宅邸。

此时林如海才有机会,认真地打量冯渊身边跟着的斗篷护卫。

护卫腰间那个腰牌,他自然认得。

心中惊讶,临渊玉牌统校。

这冯渊到底是什么来头,临渊人八大统校之一抽调过来专门保护他。

这可不是用钱能请到的高手。

这难道是陛下的意思?

他不露声色地收起惊疑,带着冯渊两人往里面走去。

绕过巨大的内影壁。

大,大,大。

这是冯渊第一印象。

品味,品味,品味。

这是第二个印象。

宅邸之中,其实并没有多少建筑,大多都是花园。

可一个人修养与品味,最能看出其家世差别。

冯渊自认为如果让他来布置这个宅子,搞出来估计就是暴发户的感觉。

这林如海品味果然高。

行走在林府,十步一景,一屏一扇处的摆放,一草一木间的布局,都贴切的恰到好处。

偶尔有一个别致的小惊喜,放眼望去,到处都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却又不失单调和趣味。

冯渊看的是惊叹不已。

与之相比,他的底蕴实在差的太远。

不过人生轨迹不同,他也并没有妄自菲薄。

只抱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美好的事情。

虽说是来查案,不过毕竟冯渊也是一个拿朝廷俸禄的七品官员。

来者是客。

林如海也没让丫鬟小厮接待,怕冲撞了同僚。

他走在前面。

镇定自若地转头介绍道:“本官两年前从京都调任到此,刚好苏州旧友在这里有一处闲置宅邸。

“便典来用用,这两年稍微修缮了下,改了布局,新圈了口池塘给小女读书。”

典房,与典当一般无二。

不过与长租不同,大多花市价的三成银子,典给房主使用。

十年或二十年期。

到了时间,如果房主不还钱,可以用房便宜抵账。

也可以还钱搬出房子,利钱便充作房租了。

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居住方式。

冯渊点点头,竖起拇指,真心赞叹道:“下官初到林大人府上,唯一感受就是品味二字。”

“喔?”林如海没想到这个读书功利心这么强的人,嘴里能说出‘品味’二字。

不过既然是好话,谁都愿意听。

他捋了捋短山羊胡,轻轻点头。

让小厮在前方带路。

突然,拐角嬉笑打闹出来两个女孩。

冯渊一眼就认出了这两个女孩。

在巡盐署的院子中见过。

为首小姐打扮的女孩,与那日着装不同。

身穿着粉色碎花儒裙,袖口裙摆淡蓝色,里面穿了件藕色打底内衬。

发顶两个小发髻,用红丝带分别绑束在一起,其后两束长发扎着绑带飘逸地垂到身前。

头顶插着孩童用的华胜,其上一朵朵颜色各异,形似小雏菊的花朵。

看不出材质,其上没有一丝金银的污染,一看就是花重金定制。

其精美程度让冯渊不禁感叹这世界手工业,及艺术审美的造诣之高。

相比之下,他送鸳鸯那个金玉步摇,实在俗套。

与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又不同。

此时的她,脸上挂着笑意。

小小年纪,浑身出脱的灵气耀眼不已。

端的一个亭亭玉立,落落大方。

女娃突然看到林如海。

一下就愣住了。

紧忙埋头站立在花园过道两侧,轻扯着襦裙。

林如海见状说道:“黛玉,现在是什么时辰,为何不在书房读书,还在外疯跑?”

林黛玉却没第一时间回答,她抬眼看到了冯渊。





不过好奇他今日为何穿着官服。

此人她认识。

正是前两天给过她两块糖的叔。

哦,小哥。

算二次见面,熟人儿了。

“发什么呆?”

林黛玉回过神来,见有外人在场,说话也有所收敛。

轻轻低头,“爹,先生说我今日进步挺大,准许我出来玩一炷香时间。

“人家前脚出来,哪曾想这么不巧?”

冯渊:??????

林御史叫她啥?

黛玉!

爹!

这是林黛玉???

这么大一点的小屁孩?

那电视里面第一次进大观园她娘不才死吗?

那会儿,薛蟠带着薛宝钗都还没进贾府。

以知薛宝钗在明年进贾府。

要么,那林黛玉去京都的路上,一年就当别人十年。

那船是曲率驱动的吗,下船长大十岁多岁?

要么,薛蟠带着薛宝钗,在外面浪了十多年才浪到贾府。

这两个,不论哪个,都太不科学了。

其实也不怪冯渊,林黛玉进贾府时不过六七岁之间。

电视剧选角,给人感觉是个成年人罢了。

不过事已至此,冯渊也不纠结。

他的执念里面只有香菱。

林黛玉见过就好了,有交集便交流,无交集便算了,更何况还是个小孩。

贾宝玉那厮以后自然会去霍霍。

林如海听闻面色微怒,“你说什么?”

冯渊急忙打圆场,“林御史,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这话不说还好。

说了便像是火上浇油。

林黛玉听闻,捂嘴轻笑。

林如海指着她骂道:“你还敢笑,看我一会儿忙完回来不撕了你的皮,快回去读书。”

“爹,您说了要听先生的话,如今先生说了让我休息一炷香,如今时辰还没到。”

林如海面色更是不悦,看上去就想掏戒尺打人的样子。

“再加之我学了一大早了,先生考教我的《笠翁对韵》中《一东》《二冬》《三江》都背全了,您就让我休息一会儿吧,求您了。”

破天荒撒娇一回的林黛玉,此话杀伤力极强。

本来愤怒无比,就要暴走的林如海听闻,面色又是一变。

他板着脸,“你随便背一段我听听。”

林黛玉也不用想,“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林黛玉从《一东》背到《三江》。

虽是背书,可节奏韵律,停顿掌握的恰到好处,非常娴熟。

林如海原本愤怒的脸,也逐渐舒展开了。

冯渊也听的连连点头。

什么叫书香世家,这从教育上就能看出别人的底蕴啊。

他急忙拱手说道:“御史大人,读书讲究一个劳逸结合,循序渐进,何况是这般年岁的稚童。”

林如海听冯县男主动递过来的台阶。

心里很是高兴,拱手自谦道:“小女顽劣,让冯县男见笑了。”

冯渊回礼,竖起拇指称赞道:“哪有,是林大人教女有方,下官像令爱这么大的时候,还在满山晃悠呐。

“小小年纪《笠翁对韵》就背下来了,比我当年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称赞对方的孩子,会比称赞家长开心十倍不止。

林如海喜形于色,捋捋胡须哈哈笑道:“谬赞,谬赞,冯县男这边请。”

冯渊抬脚。

林黛玉看到了他们往南池园去。

急忙好奇问道:“爹,你们是要去看那个鬼屋吗,能带我去看看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