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真诚才是必杀技!(1 / 1)

加入书签

一边大笑,一边泪流满面了一刻钟后,朱元璋终于把情绪平复下来。

然而他的双手还在不自觉的轻微颤抖着。

接过太监总管恭敬呈过来的锦帕,擦干了眼角的泪水,他开始一字一句的细细查看那三张信纸所写的内容。

“皇爷爷敬上,

阔别十年之久,不孝孙儿雄英于日前恢复记忆,得知皇奶奶同于十年前仙逝,父亲于今年五月离世,雄英愧不能当,心痛万分,泪眼涟涟,心中唯恐皇爷爷伤心坏了身子……

然,此十年间,雄英之所以侥幸得活,全是被假父曹玮所救……”

由于年老的原因,朱元璋的视力不可逆转的变得越来越差。

他只有靠近烛台,吃力的眯着眼睛,才能看清信纸上密密麻麻的字眼。

一页,

两页,

三页。

朱元璋连那信纸上的标点符号都一个个看了一遍,最终怅然的放下手中信纸,闭上眼睛好一会才缓了过来。

紧随而来的,是往昔那一幕幕的回忆。

十年前,

洪武十五年,皇太孙朱雄英病重,朱元璋几乎召集了天下所有郎中、方士。

但所有的医师,却都对朱雄英的病情束手无策,最终不治,薨毙。

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和马皇后、太子朱标,强忍着悲痛将太孙葬在东陵之后,不过三日,却被人发现朱雄英的尸首不见了!

朱元璋自是雷霆大怒!

竟然有人敢打他皇太孙尸首的主意!

朱元璋歇斯底里的,几乎派出了所有的锦衣卫彻查此事!

锦衣卫的效率还是高的,更不要说是所有锦衣卫去查一件事。

不到五天的时间,事情查清楚了。

事情的原委是,当时的应天府尹家中有一子,整天无所事事吃喝嫖赌,是个十足的败家子。

身为老父亲的府尹操碎了心,想了无数办法都毫无作用,最后就动用了些关系,将自己不成器的儿子塞去了东陵守陵。

但这败家子死性不改,经常偷跑出来混迹于赌场之中,不光输了很多钱,还欠了一屁股债。

赌鬼输急眼之后是没有理智,更没有人性的。

也永远不要怀疑一个嗜赌之人的胆大妄为。

那府尹之子竟胆大包天的,招来了几个赌桌上认识的同伙,趁着雨夜东陵中换值之时,将太孙朱雄英的尸首和陪葬品都偷了出来。

他们本来是想着将太孙身上的值钱物件搜罗完了之后,再送回陵墓。

在他们的预想中,这件事本是万无一失,毕竟谁会去打开陵墓看一個死人?

而且这人的身份还是皇太孙,尊贵无比,有谁敢对他不敬?

但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伙人并没有将皇太孙的尸首送回去。

那府尹之子也并未再回到东陵,藏了起来,之前留下的马脚也没有去处理,最终被人发现,才东窗事发。

而当锦衣卫查到了府尹之子身上,将他带到了朱元璋面前时,他竟有些魔怔了。

后来经过一番费力审讯和调查,皇太孙陵墓里的陪葬品都被如数找回。

甚至就连朱雄英下葬时,身上穿的金丝绸服都被呈到了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面前。

但唯独少了一样东西,就是当年马皇后给朱雄英从庙宇中祈回来的长命锁。

府尹之子的罪行板上钉钉了!

可一有人问起朱雄英的尸首现在在何处,他就疯癫的大喊什么诈尸了、死了、活了之类的。





大概意思就是,当天夜里,本已经死去的皇太孙朱雄英,在他们眼前,在大雨之中又活了过来,将一伙人吓得苍茫逃窜!

这种胡言乱语自然是没有人相信的,怎么可能会有人死而复生?

朱元璋也不信。

最终实在是审问不出来了,朱元璋一怒之下将府尹九族杀了个干净!

还有府尹之子的那些同伙,一个也没能逃脱,连带着家族亲眷全被砍了脑袋!

之后朱元璋派人在东陵周边搜查,几乎是掘地三尺,快把整座山翻了个底朝天,可还是没能找到朱雄英的尸首。

所有人都以为朱雄英是被山林里的豺狼野兽给祸害了,无不摇头惋惜。

但因为此事有碍于皇室颜面,后面被朱元璋封锁了一切消息,强势给摁了下去,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知情。

此事过后,马皇后抑郁成疾,身子便一天不如一天,即使在宫中无数御医的照料之下,还是同于洪武十五年离世。

如今……十年时间过去,一封信又带来了他嫡长孙朱雄英的消息!

朱元璋看向手中那精致的小小长命锁,不禁心头再次一颤,红了眼眶。

“是英儿……真的是他,他说他打碎了咱的玉如意,这件事只有咱和他两个人知道……”

眼前浮现起当年他帮着幼小的朱雄英,在朱标面前掩盖“罪行”的回忆,朱元璋咧着嘴再一次湿了眼眶。

下一刻,朱元璋转念又想起朱雄英在信中所说,那曹玮救了他的的性命,悉心照料了十年光景。

并且,曹玮身为一个普通农夫,还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钱财供朱雄英参加科举。

这份赤诚之心,倒是十分难得。

可惜,

英儿在信中说,此人命不久矣,只剩下一年寿命。

“咱也不是恩将仇报之人,此事……便依了英儿吧。”朱元璋叹息一声。

不是他不想接回自己的大孙子,是朱雄英在信中恳求朱元璋,让他在最后一年的时间里,陪在曹玮身边。

曹英写这封信的时候,也必然是深思熟虑过的,他最后想出的办法就是拿出足够的真诚!

他在信中几乎用了一半的篇幅来恳求朱元璋。

曹玮救了他一命,加上十年养育之恩,如同再造。

他不能做一个不孝之人。

朱元璋看出了曹英在信中的情深意切,难以不为之动容,尤其是曹玮已经命不久矣。

况且曹英已经长到了十八岁,不再是任人摆布的孩童。

如果强行把曹英给接回来,恐怕只会坏事。

罢了!

一年就一年。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朱元璋久违的感到一阵轻松,开心。

不得不说,曹英的决策很对,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

可朱元璋一生坎坷,见惯了世间的尔虞我诈,哪里会真的就此放下心来?

当即召来了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给他下了死命令,在十天之内查出曹玮这个人的一切信息。

蒋瓛领命而去。

虽然不知道曹玮是谁,甚至不知道在哪里,但朱元璋让他查,他就得去查,还得在十天内必须查出来!

蒋瓛离开御书房,朱元璋的目光再次落到了手中信纸上,目光带着一丝思索之色,有些玩味。

“巨大的孔明灯?能把人带到天上去?”

“有点儿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