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汪书记亲自打电话,是祸是福?(1 / 1)

加入书签




这时,小浒村有服务队就忙着搬走凳子,摆桌开席。领导和十名优秀工作者,安排在村部办公室。
汪书记进来一看,皱起眉头,对忙着安排席面的肖秋良说:
“你搞什么名堂,扶贫就是要与群众打成一片,搬到外面去。”
肖书记脸红了,说:“接受批评。”指挥一班人把领导席,优秀队员席摆到大坪里。
在场的群众傻了眼,有人传言汪书记批评了肖书记。汪书记等人落座后。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顿饭吃得十分欢乐。市县领导纷纷敬汪书记。肖秋良找了陆皓明,李彪,说:“上。”
三人跑到市领导那一桌,肖秋良说:“我们代表村,乡,工作队敬汪书记。”
汪书记瞟了肖秋良一眼,反问道:“敬我?”
肖秋良一下不知怎么回答。
汪书记说:“先敬群众,敬扶贫干部。”
肖秋良脸红了,说:“对对对。”
汪书记说:“到了你的地盘,你发话啦。”
肖秋良高声道:“大家安静,安静。汪书记要向大家敬酒,都站起来。”
一坪人全站起来。郭萍厉害,马上找来话筒,汪书记接过,说道:
“扶贫工作是扶贫干部和广大群众干出来的。我敬大家一杯,就是希望大家继续加油,没脱贫的早日脱贫。已经脱贫的早日走向致富的康庄大道,干杯。”
郭萍来找陆皓明,说:“上次来,不是有山歌唱得好的吗?叫人唱几首,让汪书记他们高兴高兴。对,词由你写,要快。”
陆皓明只得放下碗筷,林君雨没来,但刘倩倩跟着任志远来了。对了,刘倩倩也会唱。何况郭萍的言下之意,就是要找个美女唱歌。
陆皓明四处一望,发现刘倩倩与任志远坐在一席,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说:“快跟我来,有重要事找你。”
陆皓明领着她到村部办公室,说:“领导要听山歌,我写几句,你用山歌调唱出来就行。不要说话,直接唱,去找个话筒。”
刘倩倩走了,他才思泉涌,写了一首。
一会儿,他领着刘倩倩走到大坪中央,对着话筒说道:
“各级领导,各位朋友,为了感谢大家对我们小浒村的关心支持,现在,小浒村村民小刘要为大家唱一首山歌。”
人们开始有点惊愕,继而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一齐鼓掌。
叮嘱了刘倩倩不要说话,但她偏偏不听,她说:
“我作为一个在外工作的小浒村村民,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村上的关心,特献上一首朴实的山歌。”
陆皓明急得只差上前抢话筒了。这种女人,什么时候都不忘出风头。
好在她没有再说了,唱了起来:
哎嘿哟——
今天我要唱山歌哦,
感谢党的政策好哟
大会开在小浒村,
明年光景会更好啊。
……
虽然几句话不应该讲,客观地说,这山歌还是唱得中气十足,赢得了一片掌声。
会议开得相当成功,这顿中饭也别开生面。吃完饭,肖秋良,陆皓明,李支书,家俊一齐到码头边给领导们送行。
汪书记和市里领导的车队先走,然后是之县领导的车队跟上,这时,郭萍走过来,和送行的人一一握手。
他对陆皓明说:“皓明,你为局里争了光。欢迎你回局里工作。”
回局里工作?陆皓明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局长,一路平安。”
等客人们走了。肖书记说:“陆主任,辛苦了,我也先走一步。”
所有的客人都走了。陆皓明对李支书说:“其他的扫尾工作,你和家俊去村部指挥一下。我有点疲惫,先去休息一会儿。”
他并不疲惫,就是觉得郭萍那句话值得回味。
欢迎回局里工作,这句话有歧义。
一是很随意,扶贫完了,然后是先回局里,等待组织安排。二是组织上已经与郭萍通了气,陆皓明回局里当副局长。
不过,他更相信是前者。组织上统一安排这批优秀干部,不需要与郭萍商量。二是有汪书记把关呢。
他不敢再去问汪书记,决定晚上打个电话给许主任探探风声,因为以往,扶贫干部的提拔任命,扶贫办有参考权。
他小睡了一会儿,起床时看了时间,估计许主任到家了,便拨通了电话,笑道:
“许主任,没有喝醉吧。”
“哈哈,陆主任,走的时候匆忙,没和你打招呼了。没喝醉,跟领导在一起,喝醉了怎么行?要始终保持清楚的头脑嘛。”
“没喝醉就好。我怕汪书记表扬了你,你一开心就放开喝呢。”
“陆主任,这次会议是我当扶贫办主任以来,开得最成功的一次,你那个发言经典啊。”
陆皓明笑笑:“快年底了,我们是搞到12月份回单位还是……?”
“我们还没做方案。估计月底做方案。先不撤呢,等市委研究好你们的去向之后再撤。”
“你们做方案是?”
“十个人,我们也分为重点推荐和一般推荐,这段时间在给你们每个人写一份材料,加一个推荐评语,老弟,你放心。你是第一推荐对象。”
打完这个电话,陆皓明才释然。市委还要等扶贫办的上报材料后再开会研究,早得很呢,郭萍那句话,不过是句客气话,表示她作为局长,欢迎他回局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他仍然蹲守在村上。只有村上最安全,没人约他唱歌洗足跳舞。没有什么辫子可抓。???
过了几天,无何日报的记者,电视台的记者来了。说是遵照汪书记的指示,专程来采访他。
报社的记者任务轻,陆皓明交给了他一份事后整理的发言稿。电视台的要求比较多。要拍竹排,拍群众跳舞,拍陆皓明与村支两委研究工作。
陆皓明觉得演戏一样,但李支书和家俊的热情高。毕竟他们没有上过市级电视台。
加上那女记者长得漂亮,两人忙前忙后,陆皓明作为主角出镜,忙了一天。
余事不叙,反正陆皓明多半时候在村上,偶尔回家打一转,他就等待着上面的通知。
比如哪一天市里来通知,组织部的同志来村里搞测评。这是每一个扶贫干部提拔的必走程序。
因为不在单位,考核测评就以村上为主。
他还没等到这一天的来临。想不到接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电话。汪书记亲自打电话,要他去上州家中一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