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儒林四杰——黄溍(1 / 1)

加入书签


黄溍,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人,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书画家。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

黄溍,黄溍自幼聪慧灵敏,深受父母的喜爱,为了让黄溍成为一名有志之士,黄溍父母专门请了一位师父教授黄溍文学知识,黄溍的悟性很高,老师讲授的《诗经》、《尚书》,黄溍都能过目不忘,学习写作时,黄溍能一气呵成几百字的文章,老师十分惊叹黄溍在文学写作上的天赋,直夸黄溍长大后,一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黄溍在十三岁时,写了一篇名为《吊诸葛武侯辞》的文章,不久后,这篇文章恰好被知识渊博的山南先生看到了,山南先生见黄溍有着不俗的文采,便收黄溍为学生,教他系统的写作方法。

黄溍二十岁时,曾前往杭州一带游学,在杭州游学期间,黄溍结识了苏杭一带知名学者,黄溍从杭州回到义乌后,和隐居在浦江仙华山的诗人方凤进行了诗歌切磋,黄溍友人多次向朝廷推荐黄溍,希望黄溍能够为国效力。25岁那年在朋友的推荐下,黄溍担任宪吏一职,沉湎于写作中的黄溍决定辞官归隐,不久后,黄溍辞掉了官职,一心专著于写作。

提起黄溍的文学成就,不得不说的就是黄溍在诗歌、散文、书画方面的成就,黄溍一生勤奋刻苦,著作颇丰。根据《元史》记载,黄溍共著有33卷《日损斋稿》、7卷《义乌县志》、1卷《日损斋笔记》,黄溍的文学作品丰富了元代文学史。黄溍写的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学轩赞》是黄溍的代表赋作。

除此之外,黄溍还提出采取奖励农耕的措施,只要对农业生产有成就的人,就会获得政府实质性的奖励,值得一提的是,黄溍在书法领域也有不俗的成就。黄溍自幼练习书法,久而久之自成一家,黄溍的书法作品雅俊秀美,颇有魏晋之风。《跋苏公父子墨迹》、《跋韩合公真赞》、《跋崇国公墓志铭》、《跋朱张二先生帖》等等都是黄溍书法代表作品。

黄溍是元代大文豪,在元代文坛上有很高的名气,当时很多学子都想拜入黄溍的门下。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文学家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人都是黄溍的弟子。黄溍的弟子宋濂是元末明初人士,曾拜入黄溍门下,跟随黄溍学习。

宋濂和老师黄溍一样,都是以为博学多才的学者,元末明初之际,宋濂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朱元璋将宋濂誉为“开国文臣之首”。黄溍去世后,弟子宋濂、金涓等人纷纷前往悼念。黄溍的弟子还有王袆,王袆和黄溍都是浙江义乌人,王袆自幼聪慧灵敏,青年时期,拜入黄溍门下,跟随黄溍学习文学知识。元朝末年,王袆隐居在青岩山中,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后,邀请王袆出任江南儒学提举一职,洪武年间,王袆和宋濂同为总裁,一起修撰《元史》一书。

金涓也是黄溍一位弟子,青年时期,金涓拜入黄溍门下,跟随黄溍学习写作文章,金涓有着很高的才气,人难于匹,古人说学而优则仕,但纵观金涓一生,他从未走入仕途。老师黄溍,同门宋濂等人深知金涓有着不俗的才气,希望金涓可以入朝为官,造福更多的百姓。元朝时,翰林的虞集和柳贯积极向朝廷推荐过金涓,但金涓丝毫不为所动。明朝初年,同门宋濂等人都在明朝廷身居要职,宋濂曾邀请金涓到京,和他们共同编著《元史》,但金涓还是拒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