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维迦罗摩巴忽一世的欢迎酒会(2 / 2)

加入书签

这个时候维迦罗摩巴忽一世尴尬的走到李基面前说道“在我治下发生这种事的确不该,围攻诸位殿下的印度匪帮很快就会散去,无需担心什么,我已经派禁卫军去酒店解决问题了。”

这时已有醉意的孙昌凑过来说到“这次意外纯粹属于小孩子瞎胡闹,没什么大不了的,用不着陛下触动军队吓唬那些印度小丑。我们的酒店保卫足够了。还是请陛下召回禁卫,免得引起舆论猜测,暴露了我们的行踪。”

李基表示不用维迦罗摩巴忽一世费心,华夏帝国有自己的力量解决这些根本不算事的小问题。“是啊,不用小题大做,我们自己能解决的事就不用劳烦陛下亲军了。为了速战速决避免围观群众的扩散,那几百个印度佬就不用陛下费心了,我们自己完全可以解决好。还请陛下不用着急,请相信本国的力量。”

维迦罗摩巴忽一世那里听不出来言外之意,自从去世的父王生前把沿海的科伦坡港北部的一块地租借给华夏帝国做租借地,派有驻军的码头和军事基地建成之后,僧伽罗就有两个朝廷了。波隆纳鲁瓦王朝虽然在华夏帝国的支持下越来越靠近中央集权的君主国,国王的权利越来越大,统治力量越来越深入基层,但是这一切都源自华夏帝国的驻军的威慑力和贸易带来的财富,一旦华夏帝国离开僧伽罗,自己的威权就会被发疯的众多地方贵族打回原形。负担这些军事基地驻军的费用到花不了几个钱,但是为了维持统治基础,每年花在兴修佛寺和宫廷开支上的钱财就占据了税收的一半,签订的各种双边协议让僧伽罗也收不到什么关税和商业税,没有国企和工业的僧伽罗一直都徘徊在财政赤字的边缘。要不是登基以来一直风调雨顺,压在农民身上的繁重税负早就导致烽烟四起了。

最近几年来,为了建立更多的财源,国王陛下绞尽脑汁,在财政大臣的策划下想建立一个高附加值的宝石产业综合工业园,地皮、建筑厂房、劳工和原材料都由僧伽罗出,华夏帝国出几个负责市场销售和产品设计的人员就可以了,加工设备可以双方共同出资,合资建立的宝石公司僧伽罗要占多数的股份。根据估算,这个新建立的工业园可以引进几百家大大小小的宝石加工企业每年新增的就业和财税足以满足王国的需要了。

这次私下的宴请李基等人也是为了留个好印象,为马上开始的招商引资谈判开个好头,没想到一个印度佬又破坏了自己的好事,不知道李基等人的好心情有没有被破坏,会不会留个坏印象。恨死这个印度佬的国王陛下发誓,这次事情完结之后一定要加强对那些婆罗门的监控,那个差点坏了自己好事的混蛋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至于那个来自旃(zhān)代罗的婆罗门最后被处以危害公共安全等一系列罪名罚款2万龙元和缴纳2万元的保释金之后被打残废驱逐出境的事就没人关心了。

信奉佛教的国王体会到佛祖也是要财富供奉的,虽然不杀生,但是也不会对差点断自己财路的家伙随便慈悲。虽然酒会后李基等人不是尽兴而归,但小插曲也没有对几天后的辰基集团投资宝石工业园的协商照成什么不利影响。

乔装打扮的国王在码头目送穿越众的豪华游艇离开时还想着如何吸收更多的龙元到本国投资兴办符合国情的企业,作为印度洋的宝石之国,锡兰岛不仅仅只有宝石,优良的水热条件还能支撑大量的水稻出口,大量的海产品订单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和外汇。可是这些对外依赖度过高的产业也不是国王陛下最希望发展的。本来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卷入世界市场没多久的僧伽罗国在全球分工中就是一个原料和农产品的提供商,要想摆脱外部的依赖几乎不可能。小国寡民的社会也让僧伽罗很难成为自给自足工业体系健全的经济体。

国王唯一的指望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对外贸订单的依赖,多多发展一下本国优势产业的下游深加工产业,将就业岗位和财富尽可能的留在国内。

李基等人因为劳动力供应跟不上科技爆炸产生的分工速度,头疼很久了,大量耗费劳动力的地段产业转移出去也是大势所趋,一拍即合的贸易和产业分工转移的对外投资合同就成为华夏帝国贸易伙伴的各国力争的对象了。

虽然说是出海度假休闲,但是忙惯了的穿越众还是在酒店发出了很多指示,那些需要劳动力的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将设备转移到国外建设更赚钱的分厂也是必须的事情,反正无线电通知国内的下属安排这些事情也不会花太多时间,几个印度洋地区负责人在汇报完给李基等几个大boss工作报告之后回到办公室就开始了签字签到手软的痛苦之月。

早就做好安排的建设分厂规划和圈好的土地倒是让他们免去了奔波考察之苦,三个月之后,维迦罗摩巴忽一世渴望建立的宝石工业园就竣工了。那场宴会留给国王的是惊喜,留给李基等人的则是美食的回忆。未完待续。

〖笔趣读 bidu〗百度搜索“bidu”访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