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长虹贯日,百鸟朝凤(2 / 2)

加入书签

一方面是不想惊扰正在答卷的士子,一方面也是不想给吴梁增加压力。

安安静静的,挺好。

对于吴梁来说,这样的场景已经好久没有过了。

不过对于一个能从小学初中高中近乎永无止境的考试中闯出来的人,吴梁对于这种阵仗表示毫无压力。

审题。

刚看到题目,吴梁心中一动,嘴角噙上了几丝笑容。

他已经确定了,这次科举的出题人,定然是唐王本人。

只因这个题目,“人神”。

大大的两个字,哪怕是被拓印了千百遍,其中依旧蕴含着一股子淡淡的尊贵气息。

唐王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字当做题目,原因当然是为灭佛做舆论准备。

儒家的至圣先师,对于这种事情向来是深恶痛绝的,曾经有云,“子不语怪力乱神。”

想到这里,吴梁笑了。

想明白了这一节,这场考试取得状元他又多了几分把握。

在考试这种事情上,吴梁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了。他心中很清楚,每一场考试,都是考生和出题人之间的较量,只要能够摸准出题人的脉络,一道题迎刃而解。

深深吸了一口气,吴梁提笔沾墨,龙飞凤舞,纸上出现了一行大字。

“人神。世上本没有神,拜得人多了,也便就成了神。”

定下了主基调,吴梁开始细心琢磨起这篇文章。

说实话,对于一个前世的考生来说,陡然间来写这种文章,那是一种天大的折磨。

若是穿越到一个书生身上还好说,可是一开始他就穿越到玉皇大帝身上,玉皇大帝会写个屁文章啊!

好在这些天看了不少儒家经典,历年科举流传出来的佳作也拜读了不少,对于写这个还是有点心得的。

写了几百字,颇有点渐入佳境的意思,文思溅如泉涌。

吴梁不知道,就在他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文章时,考场中起了一阵骚动,甚至连考官都被惊动了。

国子监一处凉亭之中,唐王正在品着茶和几位翰林随意闲聊的时候,忽然有一道长虹,自天际直贯而下。

这道五色长虹极是瑰丽,甚至将太阳的风头都挡了下去。

“长虹贯日!陛下,大喜啊!”有位翰林仿佛是响起了什么,激动的大声喊道。

唐王脸上也是抑制不住的亢奋神色,“快,去看看是哪位士子,竟然写出了这样的文章。”

长虹贯日,天将异象。

这是文章已经到了一定境界,能够直书本心,甚至让自己的意念和天地间的至理相符合,才会出现的一种异象。

大唐建国几百年,出现这种情况的寥寥无几。

最近的一位,就是三百年前那位宰相。辅佐唐王励精图治,将大唐的疆域扩大了不知道多少,百姓安居乐业。外国使臣纷纷来朝,臣服于大唐脚下,尊称唐王为,“天可汗。”

意思是普天之下的王者。

“启禀陛下,写出这篇文章的,是御史大夫之子,方云。”片刻之后,有位考官匆匆赶来,面带喜色道。

“方云?就是方孝孺家那个孩子?”唐王轻声道。

“正是。”这位考官暗暗庆幸,幸亏自己当时放方云进去了。这次科举出了这么大的喜事,每位考官脸上都有光彩。

考场上一处阳光明媚的所在,方云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

长虹贯日,他当然明白这其中蕴含的意味。

他在长安也是小有才名,自小便有神童之称,长大后诗名更是显赫。

这次科举瞄准的目标就是状元,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惜让自己的父亲旁敲侧击,最终选定了几个题目做出范文。

之后更是找了几位饱学的大儒请教修改无数遍,将这几篇范文彻底完善。

今天进门的时候,为保证完全,他还是将写有范文的扇子带上了,可没想到,却在门口被一个扫地的下人拦住了。

如今,心中是一片舒畅。

白虹贯日,以后的道路绝对是平步青云,只要不犯下大错,绝对能够超越自己的父亲!

就在方云心情激荡的时候,考场中再次生出了异变。

有袅袅仙音,自一篇文章中响起,飘到了国子监的每一个角落。

这样的音乐,仿佛能够深入人的灵魂,让人从心底升腾起一股极端的舒适和喜悦。

国子监中,忽然有无数翅膀挥舞之声,天空中仿佛蒙上了一匹五色彩锦。

那是飞舞的鸟儿。

这些鸟儿,都是被这曲音乐吸引而来,停在距离考场最近的一颗大树之上。

五彩斑斓的鸟儿,像是一只只根本不存在于人间的精灵,在美妙的乐曲中翩翩起舞。

“百鸟朝凤!陛下!这是百鸟朝凤!”凉亭之中,考官脸上脸上已经是抑制不住的狂喜。

又是天生异象!

唐王刚刚舒缓了一点的心跳,见到这一幕,更是忍不住砰砰跳动起来。

百鸟朝凤,这样的情况一般只存在于音乐领域,可若是文章能达到这种水平,那就意味着写文章这个人,对于文字的驾驭,已经到了圣贤的水平。

称之为字字珠玑也毫不为过!

“快,去查!查!到底是谁!”唐王放声喊道,不知道怎么的心中忽而想起半路拦住自己的那个少年。

他能写出怎样的文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