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筹集军费 一(1 / 2)

加入书签

第七百七十三章 筹集军费 一

在当代中国,人们对陈敬云的印象以及感情是复杂而矛盾的,首先是当代任何一个中国人,哪怕是躲在外国流亡的那些国`民`党余孽都无法否认陈敬云对华夏复兴所作出的觉出贡献,陈敬云当年提出的‘华夏复兴’这四个字的口号也是被其他反对他的人所逐渐采用。而那些曾经或者依旧反对陈敬云的人都无法否定陈敬云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但是他们知道陈敬云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同样知道陈敬云的存在本身来说就是一种对中国的毒害,只要陈敬云一天不死,中国民`主就无从说起。但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一点,那些玩政治的社会主流精英们一个个都是精明的人,他们并不像普通的士兵或者农民一样被洗干净了脑袋,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想法,他们很清楚陈敬云现在所做的是什么,更加清楚陈敬云在1940年的时候为了继续连任第三届总统,而特别让国会出台了临时法案,声称如今世界局势紧张,中国人民需要陈敬云,华夏复兴需要陈敬云,所以批准陈敬云继续担任第三届总统。

虽然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号称民`主灯塔的美国罗斯福身上,那人可是和陈敬云一样,已经执政了两届总统任期,目前和陈敬云一样是属于连续第三任任期。不过他比陈敬云严格上说起来少了一些,因为陈敬云同样还是中国第一任、第二任总统,后面又连续担任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总统,中间只缺席了第三届而已。

这要说起读才的时间和资格,陈敬云绝对是当代世界领导人的独一份,实际上如果把时间为往前推移的话,就会发现实际上自从1911年开始,陈敬云就已经是大权在握了,至今已经是三十余年时间,其他读才者比如佛朗哥、斯大林、希特勒等人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

如此的陈敬云已经很难让人们相信,他不是一个读才者了。

实际上,陈敬云近些年在公开场合的谈话中已经避免了类似‘民`主’的词汇,并且把重点放在了华夏复兴这四个字上,试图用经济、工业、军事上的诸多成就来缓解民众对自己读才的反对,现在嘛,还的加上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这些成就也是当代中国人所无法忽视的,尤其是社会中坚的那一代,也就是跟随者陈敬云一路走过来的那一代,这些三四十岁左右的人几乎亲眼见证了中国崛起的奇迹,而这种奇迹让他们兴奋,狂喜的时候也就选择姓忘却了陈敬云读才的本质。

如果说这个中国哪一个群体是对陈敬云读才最反感的话,那么肯定是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社会精英,这里头说的精英是指那种接受过高等文化教育,有着国内大学或者国外留学学历的那种,军方中的中层将领、文官系统中的大量中低层公务员、经济体系中的中坚角色。这一群人是对陈敬云读才最为清楚的,也是最为反感的。

其他的群体中,年轻人嘛不用说了,年纪还轻的他们恨不得把陈敬云当成神来拜,不管是辛亥年还是建国初期又或者是三十年代甚至现在,其实陈敬云最为坚定的拥护者并不是某个阶层的社会群体,农民或者工商之类的,他最为坚定的拥护者是十三四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的年轻人。如果陈敬云需要,他完全可以在这个年代发起一场年轻人主导的文化小革命。

谁没个年轻的时候,十五六岁的男孩子总是热血的,在学校了被那些陈敬云的各种各样伟大事迹洗了脑后就变成陈敬云的坚定拥护者了,然后发誓为了陈敬云而读书……

当时间逐渐过去,等他们不再年轻了步入中年的时候,那份热血就没有了,所思考的更多是利益得失的问题。

而说到利益,那么就可以回归到我们先前所说的那个社会中坚群体中去,那些社会精英们绝大部分也都是年轻过的,当年也是跟在陈敬云后头口水横飞的喊过“华夏复兴万岁!”而现在年纪大了,没有了热血,自然而然的也就对陈敬云常年挂在嘴边的华夏复兴没有了热情,然后很自然的就是发现了陈敬云的读才行为。

但是对陈敬云读才行为的反感就代表着他们反对陈敬云吗?

不是,人啊,总是矛盾的,当热血激情的年代过去后,人更多的就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问题,那些四十岁多的社会精英们在反感陈敬云的时候如果要把陈敬云赶下台,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我能得到什么?我会失去什么?”

当这种疑惑扩大后,他们又会产生其他疑惑,比如如果没有了陈敬云,谁还能够带领中国进行华夏复兴的伟业,谁还能够让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谁还能够让自己的军衔越来越高?

进而延伸出其他的疑惑,如果没有了陈敬云换成了其他人上台的话,那么我们如今的地位是否能够保证,后来者是否会陈敬云一样支持工商界,后来者是否会和陈敬云一样坚定实行土地改革以及农业化肥补贴政策?

当这些都成了疑问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实际上他们没有第二个陈敬云让他们所选择,对于这个时代的他们来说,陈敬云依旧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现在对于中国人来说,陈敬云是否读才已经不是重点,重点是陈敬云能够给中国给他们带来什么?如果失去了陈敬云中国以及他们个人会失去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