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流民(1 / 2)

加入书签

第二百一十三章流民

第2章 锦绣篇

第216节 第二百一十三章 流民

从洞窟里出来,她第一件事就是到镇上人家去买来了少年郎的粗衣布履。那家只有女主人在家,面容颇为憔悴。对于她买衣履的举动不但没有置疑,反而还露出一种怜悯和理解的神情来。

这是织成第一次踏上邺城之外的土地。

先前从洛水出来,直接就飞到了洛神庙,再就是昏迷着被带回邺城。此后入织室,再进宫,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外面真正的村庄城郭。

入冬后,又刚刚下过雪。这片土地显得格外萧瑟。从信都的街道格局来看,当初想必也曾人烟鼎盛过。但如今已经只有十之六七,沿街很多门扇都紧闭着,檐下垂有尘吊。

镇外原是田埂,也是一片荒芜,只有野草疯长。

不时有孩子在玩着雪泥,笑得露出白牙,身形却大多瘦弱,衣衫也单薄得很,而且一看便是大人的粗衣裹缠在身上,不过是为了取暖罢了。

街上时常有些衣衫褴褛的外地人走过,有的骂骂咧咧,有的人还保持着良好的举止,但皆面如菜色,眼神空洞,一看便知是外地来的流民。

多年征战,流民已不仅仅是底层的老百姓,小康之家甚至豪强,也多有破家灭族的,家园夷为白地,只好沦落为流民。

这还是离邺城最近的一个城镇,都已如此萧条。那传说中的千里赤野,不知又是怎样的惨象?

织成不敢多想,这才明白那家女主人为何会有那样的表情:

本来就受过高等教育,且又在邺城见过世面的董织成,看上去教养良好,说不定也是哪个大家族曾经的闺中娇女呢,竟沦落到了这个地步!那个女主人是见过了太多这样的悲剧,才会在心底暗暗嗟叹吧。

因为男主人不在家,织成索性请求在其家中换上衣服。女主人犹豫了一下,便爽快地答应了。甚至还好心地帮着织成换上,又拿了篦子让她梳成男人的髻。

待到织成全部穿洗妥当,就着木盆里的洗脸水反光照了照,自我觉得精神倍足。

那女主人却迟疑地开了口:“这位姑子……呃,小郎……你是一人独自上路么?”

织成不明就里,但还是点了点头。

女主人那过早爬上了细纹的脸上,顿时有了一层忧虑:“那你还穿成这样?这样干干净净的,叫有些人瞧见了,只怕不好。你……你还是邋遢些罢!”

织成略一思忖,便恍然明白过来:她现在这样子,即使是穿了粗葛衣裳,却仍然面容丰润,气色焕发,跟那些流民太不一样了!所谓乔装,不仅是换了衣服,还要易其气,改其容,否则若被不怀好意的盗贼游侠看上,恐怕一不小心,就是人财双失。

看她明白过来,那女主人又好心地开口:“熬点黄花子水,把脸和手涂一涂,再弄些灶灰敷上,就差不多了。”

所谓的“黄花子”,是路边坡上长着的一种酷似微型野菊的野花,女主人去采了些回来熬,果然全是些极黄的汁儿。织成涂在脸手等露出来的肌肤上,顿时便与那些流民变作一样的蜡黄了。

她十分惊奇,依那女主人之言又在灶底摸了一把黑灰,在脸上、颈上、手指等处细细涂抹一番,本来冬天寒冷,皮肤少有水分,容易皴裂,被这灶灰一吸附,更是干燥得很,显得粗糙了许多。

她索性将头发也弄得乱了些,又拍了些土尘在衣衫上。那衣衫虽打了些补丁,原本浆洗得很是干净。这样一来,先前伶伶俐俐的一个俊俏郎君,顿时弄得跟个乡下少年也似,混在流民之中,也绝不打眼了。

女主人这才吁了口气,叹道:“这世道太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咱们女人更是命苦得多。你一个小姑子,要格外小心!”

她只当织成是家族覆灭的世家女,忍不住多唠叨了几句:“小姑子,路上别随意找人家投宿。这世道,但凡还敢开着门在市街上的,多半不是什么寻常百姓,都是有营生的。你看我家,”

她抿了抿嘴,终于说出来:“我男人也是干的艳使的勾当,幸好他不在。他若是在,我怎么都不会让你进门的!你扮成男子,身形倒是象了,但言谈举止,还是有些女气。”

艳使!

织成昔日在织室时,也曾略有所闻,这名头好听,且是昔日为皇帝选美的官员别称,但如今用在民间,其实指的就是拐卖女子的人贩子。

没想到自己随随便便选了一家看上去门庭清净的,竟然其家主干的是这个勾当!幸好这女主人良心未泯,织成不仅有些后怕,赶紧向女主人表示了谢意,又问:

“实不相瞒,妾是前往洛阳投亲的。还要请教姐姐,如何才能使自己看上去象个小郎呢?”

女主人看她举止不凡,又听她叫自己姐姐,不禁又是高兴,又是有些自惭形秽,忙道:

“妾实在是太粗贱的人,怎堪为女郎你的姐姐呢?至于扮成小郎,我听我男人说过,有很多世家女逃难之时,俱是如此作为,却往往被人识破。

只因女子与男子最为不同处,便是步伐与眼神。女子步伐轻盈、细碎,男子却稳沉得多,一步几乎是女子两步。且女子看人,往往自下而上,男子看人,却是自上而下,顶多也只是平视罢了。还有一点,女郎切记!路上若遇见女人,务必要上下多打量几眼。我男人说了,若是一个小郎,看见女人后无动于衷,要么是宦官所扮,要么是女子乔妆。一拿一个准,再不会出错的。”

织成细细一想,似乎果然如此,不禁笑道:“多蒙姐姐指点,妾知道怎样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