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对诗(1 / 2)

加入书签

第五十五章对诗

第2章锦绣篇

第58节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正所谓“人相食啖,白骨盈积”“千里无烟,遗民困苦”,社会的巨大变动,也引起了社会思潮的急剧变化。

自汉武以来一直处于独尊地位的儒学思想,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开始急于从儒学礼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其它学派中寻找思想支柱。

所以名、法、道家思想都有新的发展,甚至外来的佛教,也在此时悄悄发展。也正因为此,方才乙大娘一番看似离经叛道,甚至直指儒学不在于为孔孟立祠而在于明理治世的言论,听起来才不是那样剌耳,甚至还得到了这些贵人们的默认。

而在诗文一道,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曹操本人就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即使在戎马倥偬中,他也写下了大量的诗篇,何况他还有两个文学上同样出色的儿子,曹丕和曹植。有大批文人学士集中在了曹氏父子身边,正所谓“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也开创了新一代稳健质朴的诗风,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建安文学”。

他们力求写实,不饰花巧,即使是翻写乐府旧诗,也是以旧题来写新辞,作为反映时代特征的真实记录。

方才杨文修所言的“诗文一道,在于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也不刻意求工,能抒胸臆,真挚感人,方为上佳之作”的观点,正是代表了这一时期文人们的普通看法。

甚至是这一时期,贤士文客们的为人处事,也多追求自在洒脱、真实诚挚,以至情至性来打动人心,隐然已经有了后世所称的“魏晋风度”的影子。

所以杨文修的话语,何晏再也没有办法反驳。

啪啪!

只听主位处传来清脆的击掌声,却是先前那个中年男人脱口赞道:“在于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文修这两句话,说得真正是好!也罢,不如临汾就与平原侯以诗互论,如何?”

“明公,”临汾公主娇嗔道:“妾生性愚钝,所长者,唯衣饰妆扮而已。若论诗文一道,便连平原侯的一根头发丝,都是远远不及的。但若说到‘造怀指事’,妾倒也有所长,妾身为一个女儿家,所谓的情怀就是描眉敷粉,以饰美色。恕妾自赞,妾于此道,遍观整个邺城,倒也为他人多有不及呢。”

她声音妩媚,语气娇痴,说话间又带有三分顽皮,浑似一个闺中少女,向父辈撒娇弄痴一般,织成不禁想道:“若这公主再长有三分颜色,加上这样的性子,便我是曹操,也必得宠爱她了。”

果然众人轰然一笑,纷纷道:

“果然是各有所长,好一个描眉敷粉以饰美色,公主之美,何止是邺城,只怕天下美人都是不及啊。”

“如此便设两局如何?一局比诗,一局比妆!”

“平原侯敷粉之道,还需好好向公主讨教呢!”

或许是生于乱世,朝不保夕的缘故,民间尽管困苦不堪,贵族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却达到了极为苛刻的地步。时下男子也往往华衣美服,体薰名香,甚至敷粉弄脂,也不罕见。何晏的粉侯之名,便是因为他皮肤过于白晰,时人认为即使是别的男子敷粉,也多有不及,因此而得来的称号。

曹操也朗声一笑,显然临汾这种顽皮灵动的话语,颇让他心悦,温言道:“临汾你不擅诗文,却可请在座的文士为你效力。方才文修也说过,只要以真挚感人即可,并不比较才华,有蔡大家评点,你又何惧子建呢?”

他这番话语,对自家儿子十分了解,当然对其文学才华也是颇为自豪的。

曹植只是挑眉一笑,对锦幛后的临汾公主,却是连瞥一眼也欠奉。

临汾公主在锦幛后轻声一笑,道:“如此,便多承明公之言。那临汾便要大胆一次,出来亲点一位贤士了?”

曹操含笑道:“允。”

织成忽然想起,不知是历史还是语文课本上,曾经提到过赫赫有名的“建安七子”,指的便是以曹氏三父子为中心的邺下文人集团。据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开创建安之风,亦为天下文人中最杰出的代表。

上一年的“敬神衣”之仪上,这些人第一次参加了聚会,并在曹操的带领下吟咏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才使得“敬神衣”的声誉达到了新的高度,引起朝野上下对于织造业的新重视。

可见诗文名风,对舆论推动极大,甚至能够在这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影响到根基还相当薄弱的工商业。

她不由得在脑子里把自己先前谋划之事,又重新过了一遍。对于临汾公主及接下来一男子的说话,就自动忽略了。正默默念叨时,忽听一个清柔的女声响起来:

“既然公主认为徐北海的诗文最合心意,便请与平原侯以文相会罢。妾有一题,请二位静听。”

织成只听这女声也来自主位,又听她自称要出题,自然猜出这女子就是这次宴会的主角蔡昭姬了。听她说话舒缓有度,入耳平和,果然是知识女性的风格。

至于徐北海,织成对建安七子的资料早忘了十之七八,只依稀记得他们的姓氏,这个徐北海好象就是那个徐干,北海不象是他的字,倒象是他的郡望。

她对建安七子的诗文,更是一头雾水。但能名列其中,这位徐干一定也是颇有真才实学的。

曹植与那年轻男子一齐出列,向主位行礼道:“喏。”

他们一为贵族,一为名士,但是在蔡昭姬前,还是要恭敬地执子侄礼。织成从这边张望过去,只见曹植今天的锦袍倒是穿得整整齐齐,头戴玉冠,发丝也是光洁不乱,显然是经过了一番认真整饬。只是那一双漆黑的眸子,依然闪烁着不羁的光芒。

说起来,他与曹丕最为相似的地方,也就是这双眸子了。都是黑白分明,神采逼人。不同的是,曹丕的多了一层淡淡的润光,而曹植的却是直慑心魄,咄咄逼人。

而那年轻男子显然就是徐干了,此时只是安静地立着,不见骄纵,亦不见畏缩。他比曹植的年岁或许要略大,面相也老成些,双颊瘦削,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只听蔡昭姬缓缓道:“闻前朝元帝时,有宫人嫱,自请和亲。二位高才,不若就以此为题罢,格律不限。”

她似乎是惜字如金,只说了这几句话后,又闭口不言。

曹植与那名为徐干的年轻男子面面相觑,甚至连整座殿中,也是一时陷入了沉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