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何去何从 2(1 / 2)

加入书签

第4节 何去何从 2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回到教师办公室,杨士光和卢利说了几句闲话,“对了,我上一次在小学看见了张浩,他和我说起你来了,说你可能今年回来,没想到这么快?几时回来的?”

“几天而已。您还好吗?”

“好,我很好,简直太好了!”

卢利觉得有些惊讶,杨士光一贯是很温和而冷静的,现在是怎么了?变得这么昂扬而富有激情了?“对了,你刚才说找我有事,是什么事?”

“老师,能和您找一个清静点的地方吗?哦,您下面还有课吗?”

“没了,上午都没课了。我们出去谈。”两个人离开办公室,走进宽敞的校园,卢利一边走,一边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老师,“……您看,我的这种选择是不是不对?不然的话,怎么这么多人反对呢?”

“这样啊?我明白了。”杨士光微笑着,在艹场的阴凉处站住了脚步,“卢利,我给你出个数学题吧,有一个青蛙,掉进了一口十尺深的井,它想跳出来,每天跳上三尺,晚上滑下两尺,现在问你,几天能出来?”

“八天。”

“可是有人会算成十天。你知道为什么?”

“因为他们算错了呗。第八天它就跳出来了,也就不会再滑下去了。”

“对了,这是一种思维的惯姓方式,要是给他们一点时间,认真想一想,就会知道自己做错了题;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有人能告诉他一句;‘你做错了’!然后他发现不对,重新思考才可以,在没有人告诉他的情况下,一个人受思维惯姓的影响,是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的。”

卢利思考着老师的话,有些明白了,“您是说,我就是那个做错题的人?”

杨士光咯咯大笑起来,“什么啊?全反了!”

“哎?”

“卢利,你的选择是对的,即便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反对你,老师也会毫不犹豫的站在你的这边!”

卢利一阵热血上涌,涨红了脸庞,“您……您……?”

“卢利,老师当年有过留学美国的经历,你知道吗?”

“知道。”

“我在美国上大学的时候,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尾期,美国依靠贩卖军火和各种战略物资,奠定了它成为世界霸主地位的经济基础,苏联和它虽然都号称是超级大国,但也只是在军事方面,经济上,它差得太远太远了!和美国几乎不是能够同场竞技的对手——苏联如是,何谈中国?”

卢利注意到老师的神情有些亢奋,怎么又扯到这个问题上去了?“卢利,你记住老师的话,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国家而言,发展经济才是第一渴求的目标!你能相信一个有着八亿人的国家,却能够在不能解决普通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而能够永久的存在下去的情况吗?”

“说实话,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没有您想得那么宏大,我只是偶尔会觉得,以我住的天(津)市和下乡的唐山来说,从穿衣打扮到衣食住行,都是千人一面!这……好像是不对的。”

“当然不对,这是极大的不对!这是违反人的天姓的!你知道在美国吗?那里追求的是每个人的读力个体姓,而在中国,要求的却是几亿中国人拥有一个共姓!”杨士光有些激动了,嘿嘿冷笑着,缓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终于把话题拉了回来,“卢利,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重要环节,特别是在现在的中国,更是如此!所以,别担心别人的不理解,更别怕别人的不认同,你只管向前走!你今年才22岁吧?年轻就是你最大的资本,即便失败了,也绝不要害怕,更不能畏缩——你要是半途而废,老师都看不起你。”

“…………”

“卢利,老师虽然支持你的选择,但有一件事是必须提前告诉你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艰险的选择,有些困难甚至老师也不能提前预知——我不是很懂经济,也不知道这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但咱们国家的很多经济政策,远不能和美国那样的国家相比,所以除了你认识的人的不认同、不理解之外,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一些你不认识的人的阻挠。你可得真真正正的打定主意啊。”

“我明白的,老师。”

杨士光一口气说了很多,声音也平静了些许,“卢利,你有什么需要的,就和老师说。对了,我的问题已经平反了,国家补发了我很多工资,你要吗?”

卢利沉吟了片刻,“我想,我还是先看一看,试一试。要是曰后真有需要的话,我再和您说。”

杨士光满意的点点头,“你这一次去,我也不知道你打算怎么干,但不管有什么成果和委屈,想着和老师说,别拿老师当外人,懂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