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重庆震动(1 / 2)

加入书签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重庆震动

仅仅五天时间,作为重庆南部门户的贵阳失守,对重庆国府的震动,可谓巨大,国府内部,对中央军的表现,一片指责之声,中央军贵阳城防总司令顾祝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丢城、失地、丧师,这几项罪名都齐全了。

想想也是,在二十余天的时间里,在贵阳外围的日军,不过七万余人,而贵阳守军有四十几万,就是用人挤,也能把日军挤死,可让人十分不解的是,仅仅七万多日军,面对四十几万中央军部队,竟然还保持着进攻的态势。

得知贵阳失守的消息之后,唐秋离也很是惊讶,以他的判断,就算是寺内寿一把全部的兵力都用上,顾祝同在贵阳,应该至少能挺过十几天以上的时间,五天就丢了,确实快了点。

本来,唐秋离以为,即便是顾祝同不行,没那眼光,蒋委员长和他的高参,应该从都匀西线战场,看出巨大的机会,日军南方派遣军主力部队三十余万人,都在拼命的打开通往都匀,救援日军第十五军通道的战役。

围攻贵阳的日军,兵力及其薄弱,倘若中央军贵阳守军,全力击溃或者是歼灭七万与日军,而后,主力东进,在与独立师部队对峙的日军背后,狠狠插一刀,独立师八个旅前出,与中央军部队前后夹击,在黔南的大山里,就是困,也能把三十多万日军困死。

这是个难得的机遇,干掉日军南方派遣军主力的绝佳机会,可惜的是,无论是蒋委员长和他的智囊团,还是坚守贵阳的顾祝同。都没有想到亦或是不想利用这个机会,至于是出于什么心理。唐秋离也猜测个大概。

顾祝同是没有战略眼光。看不出这步棋,就算是看出来了,也不敢走,蒋委员长是固有的思维在作怪。他生怕唐秋离利用他的嫡系部队,和日本人死拼,而独立师部队,据有险要地形,进可攻退可守,首先利于不败之地。

贵阳守军倘若倾城而出,在贵州东南部的平原地区。与日军交战,受到两面夹攻的日军,定会回过头来,全力攻击中央军部队。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谁也撤不下来,到让唐秋离坐收渔人之利。

再者,如果日军攻破独立师都匀西部防线,逼近都匀,在都匀战场的十余万唐秋离的部队,就会陷入日军的两面合围之中,这是蒋委员长很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在二十余天的时间里。他严令顾祝同,按兵不动。守好贵阳就是大功一件。

本来就胆小、墨守成规的顾祝同,原本就没有夹击日军的打算,得到这个命令,就更是紧缩在贵阳,连对只有区区七万余兵力的日军,也并采取任何行动,按照蒋委员长的分析,以唐秋离的性格,一旦与日军较上劲儿,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结果。

如此一来,唐秋离兵败,借日本人的手,削弱了唐秋离的实力,自己的手上,还不沾一点血,如果唐秋离把日军击溃或者是击退,贵阳之围自解,自己的嫡系部队,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左右是占便宜,坐山观虎斗。

现在,蒋委员长要为自己的短视,而付出代价了,贵阳失守,四十余万中央军损失十几万人,日军又尾随追击,顾祝同在息烽匆忙布置的防线,正在遭到日军的猛烈攻击,看那样子,也支撑不了几天。

国民政府内部,高层震动,人心惶惶,蒋委员长是焦头烂额,在黄山委员长官邸,召开军事会议,专门研究贵州的局势,会议一开始,参加会议的军委会成员和国府各个大佬,就开始猛烈抨击顾祝同。

尤其是监察院那些监察委员们,说话更不客气,他们的职责就是弹劾国府不称职官员和军事将领的,对于顾祝同一贯的表现,早就不满,这位顾某人,胸无大志,才能平庸,镇守上海,被唐秋离硬生生给挤出来,镇守贵阳,复败于日本人之手,丢城失地,一退几百里,这样的人,怎能担当得起防御一方的重任?

一名白发皓首的监察委员,站起来,慷慨激昂的说道:“诸公,顾某人镇守贵阳,统兵四十余万,彼时,贵阳尚未遭到日军进攻,其主力三十余万人,被唐副委员长的部队,吸引到都匀附近,在贵阳外围,只有七万余日军,可他顾某人做什么了?什么都没做,白白浪费了二十余天的宝贵时机,使日寇主力,可从容再次进攻贵阳,导致贵阳失守,陪都受到严重威胁,这一切,都是顾祝同并作为造成的,因此,老朽建议,立即将顾祝同撤职查办,以儆效尤,以谢国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