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征西域 二(2 / 2)

加入书签

只见上面用很直白的话写道:“论钦陵阁下,吾乃大周魏王武清,总督天下兵马。今送阁下一袋粟米,一袋稻米,供阁下品尝。想必吐蕃虽黄金满屋,但也无此二物享受。粟米可熬粥,佐以腐乳酱汁,味道极美。稻米可蒸煮,若炒一两碟小菜,伴以米饭,想必比那肉食香甜可口。我等先民皆发源于黄河,我大周以正统天下,今你吐蕃虽兵强马壮,但我大周强盛于你太多,何不趁此认祖归宗,共享天下美物。还望将军三思。武清敬上。”

说实话,论钦陵看到此信后,并没有愤怒,而是有一种深深地担忧,对于吐蕃曾经的历史,他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吐蕃的雪山之间,是不会诞生族群的,而且吐蕃的历史也少得极为可怜。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定他们与汉人诞生于黄河边上呢。

不过,作为吐蕃的宰相,他如何看不出这个大周魏王的野心。他不仅要夺取西域,还要夺取吐蕃。而且,他也知道魏王武清的事迹,一个儒将,很有智慧。与这样的人交手,是他最不愿意的事情。他更不愿意让这样的人上位,但是显然他已经无法阻止。或许不久的将来,吐蕃将会归为大周的一个州吧。

“大哥,探子来报,周军出了焉耆城,向轮台开来。”进来一个五十余岁的人,他身形高大,面容一样地赤红。

论钦陵笑道:“赞婆,不用大惊小怪的,你且下去吧。”

此人正是论钦陵三弟,赞婆,武艺和权谋也一样出众。他看到桌上的两袋东西,不禁问道:“大哥,这是何物?”

随即便伸进袋中,抓出一看,竟然是粟米和稻米,不禁说道:“这是那对方将领送的?”

论钦陵微微一笑,并不答话,而是拿起了毛笔,准备写信,见赞婆问话,便说道:“你且让人把粟米熬成粥,稻米蒸为干饭。”

赞婆不知二哥意思,便依言提了米袋出门而去。

论钦陵这才开始回信,他思考良久,写下了“致大周魏王殿下云云”。

武清大军正在安营扎寨,突见一吐蕃使者飞奔而来,命人带进来。

那吐蕃要求要见魏王,武清便说道:“我便是魏王,你有何事?”

那吐蕃士兵掏出书信,说道:“这是我家大相给您的书信。”

亲卫接在手中,武清说道:“赏赐一贯,让他回去。”

武清走进大帐,却不拆开,源初静子会意,拆开一一闻了闻,说道:“殿下,并无毒药浸于其中。”

武清这才说道:“你念给我听。”

说着便把源初静子揽入怀中,不多时,源初静子一边念着。屁股在扭动着,仿佛研墨一般。

论钦陵长篇累赘地说了一大通道理。

源初静子声如黄莺,缓缓念道:“小鸟虽众,为一鹰隼之食物。游鱼虽多。为一水獭之食物。麋鹿角虽多。岂能取胜。牛角虽短,却能取胜。松树生长百年。一斧足以伐倒。江河纵然宽阔,一叶之革舟即可渡过。青稞小麦长满大坝之上,却入于一盘水磨之中。星斗布满天空,一轮红日之光。使之黯然失色。一星焰火足以烧光高山深谷之所有果木树林。一股泉水源头爆发山洪,足以冲走所有坝上的果木树林。满地土块之中,若使一石滚动,请观此一石破碎,还是巨大土块破碎?大周之军旅实如湖上之蝇群,为数虽多,不便于指挥。与山头云烟相似,对于人无足轻重也。吾之军丁岂不是犹如一把镰刀割刈众草乎?牦牛虽大,以一箭之微,射之难道不能致死乎”

总之到了最后。武清要不是进入源初静子身体里的分身,早就昏昏欲睡了。相较而言,源初静子则是对论钦陵的雄辩之才,而感到兴奋,这一兴奋,便越发动得厉害。不过片刻,武清决定尝试一下新的不泄记录。

而这个记录最终定格在了一个时辰差一刻,源初静子也彻底累得趴在了案上。

武清非常愉悦地站起身,思考起大军部署之事,此地离轮台不过五百多里,数日便至。但一定要布置好,不能让论钦陵小看了他。

要到轮台,只有一条道路,当然除非进入沙漠。但不到万不得已武清不会考虑这一条。沙漠行军,变数太多。

如果没有奇招,那么久只有“平推”一条方法。但这需要排兵布阵,而排兵布阵正是自己的弱项,要是师姐在或许还好点,但不管怎么说,对付吐蕃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吐蕃是骑兵,不会避长扬短而去守城,所以他们只会前来决战。武清思虑再三,决定以床弩和弓箭压制,再以武威军为箭头,直接冲击吐蕃大军,他再领左羽林卫八千精锐冲杀,他不信就不能杀得了吐蕃兵。更何况十万大军为了征讨西域,苦练大半年,是时候发挥战力了。

于是便定下了轮台之战策略。大军每日行军百里,士兵和战马都得到了充分休息,精力非常充沛。

而武清也教会了将士们另一首军歌,“咱当兵的人”!当然歌词改了很多。

听着这激情洋溢的歌声,武清感受到一股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在滋养着这十一万士兵。他相信,如果能够把土地兼并问题解决了,当兵成为了义务,那么大周军队将会爆发出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甚至可以征服整个欧亚大陆!

论钦陵喝了碗小米粥,吃了碗白米饭,虽不习惯,但这两种食物,比青稞面和小麦面要好很多。只是大周的实力还不是吐蕃能够对抗的,而在北边,西突厥已差不多灭亡,只剩下了一支莫贺达干乌质勒部落。

本来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斛瑟罗应为西突厥部落可汗,可惜斛瑟罗苛待部众,部落离心,逐渐归附到乌质勒治下。但乌质勒因为部落弱小,所以只有亲近唐朝,每年才能获得周朝拨付的救济粮草才能存活,叫其反周,那是不可能的。

回纥在漠北不敢南进,而且东突厥后汗国的兴起让回纥吃尽了苦头。当然如果能够联合东突厥的话倒是可以,但自阿史那骨咄禄死后,其弟莫咄继承可汗位,虽袭扰大周边境,但依旧不敢南下。

只有吐蕃,即使加上东突厥也难以撼动大周的朝廷。不过这个时候也是大周最弱的时候,可吐蕃又何尝不是最弱的时候呢。论钦陵有些烦躁,因为他一点都想不出能够对付武清的办法。观其每日行军不过百里,这很显然就是要稳扎稳打的计划,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白搭。

小儿子弓仁走进了帐中,见父亲满脸忧愁,便说道:“父亲,请给孩儿五千兵马,孩儿定取武清小儿头颅献给父亲盛酒。”

论钦陵笑道:“我儿勇武,但要单打独斗却未必赢得了武清。这样吧,我给一个万户,你且给我打打前锋,灭灭周军的气势,让他看看我吐蕃雄鹰的厉害!”

“孩儿领命!”弓仁扶胸躬身,退了出去。

随即论钦陵命大军开往轮台东城之外!虽然他已经向拉萨城中赞普写信求援,但他知道有朝中那帮人在,估计很难得到救援,而整个西域也不过二十万人,已经损失了三万,还剩下不到十七万,他最多只能抽调十万人。在西域,吐蕃的统治不得人心,每个地方都需要几千兵卒镇压反叛。毕竟吐蕃比不了以前的唐朝,能够让各镇自治,唐朝只保留统一管理的政策。吐蕃的条件太艰苦了,要像壮大,不得不横征暴敛,而这也使得西域的统治一直不得人心。虽三次占领,但只像是一个过客一般。

而这一次,论钦陵也感受到了大周将会不同于大唐。

武清的大军缓缓开到了轮台城外百里,此时吐蕃大军也开出了城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