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 神氏一族(1 / 1)

加入书签


盘古开天辟地之初,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然天与地之间仍有牵连不断,是以彼此间往来互通,天上地下一片混乱,并未有十分明确的界定。

数万年后,天上升到九霄,地下落至九泉,但为方便往来仍留有一处名为不周山之地做为天梯,通过此天梯,地上之人可前往天界,因而就有了天人,与地人之分,彼此对世间与自身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再过万年,天界一边因灵气充足,所以早入天道清修,有了能通天彻地的本事情,而地上因灵气稀少故而得道之人少之又少,本事自是比不过天界。于是长此以往,天地便有了十分明确的分界,天为尊,上界之人为神,地为卑,下界之人为巫。至此天地确立,尊插进分明,神巫不同席。

女娲心怀仁爱因而能率先勘破天意,在洞晓世界创立之初本意后,她返回到下界之地,用千年的时光创造出人族。

从此后,世间除神巫二族外,再有了人间红尘,生灵无数,女娲也成为了大地之母,她受人族拥戴,领人族数千年之久。

又过万年,世间已有生灵无数,他们聚集一方各自为政,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统领。世间也就诞生了神族,妖族,巫族,与人族。神族上处天界,高贵而神圣,不与人间牵挂。

而散落人间的其余各族为了自己能繁衍生息,便开始了不断与他族挣抢土地与资源。千年时光里人间到处都是一片混战,以至于生灵涂炭无一处净土。

神族因置身事外不参与其中因而倍受各族首领的信赖,常请他们来人间调解纷争。其中,巫族首领是各族首领中能力强大的一方,他一心想做这片大地之主,所以蚩尤慢慢对于神族不断插手人间的事而心生不服。为了能与天界彻底分开,蚩尤最终率众部将齐力撞断不周山,摧毁登天梯,誓要将天与地完全分离,彻底隔绝神族的干涉。

神族脱离大地,从此再不能随意干涉人间的发展。而各族因登天梯被毁,没了能通往天界的路,对蚩尤心生怨恨。于是他们联起手来将蚩尤斩杀,想以此来告慰天道,重修登天梯,然天梯已断,神族脱离,天道之意也再无法随意指摘人间。

天地一战后,蚩尤败落,受其统领的巫族也因此遭受天遣,从此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与天地庇护而日渐没落。经由万年的更替变迁,如今世上早已再无拥有正统传承的巫族后代。

而妖族因协助蚩尤撞断不周山同样违抗了天道之意而被降为有罪一族,不仅也同样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族地,只能在人间游荡,挣扎求存。

天地大战后,因为生灵死了无数,死后的魂魄无处安身只能日夜在人间哀嚎,所生出的怨念遮天蔽日。为天道苍生安宁,厚土娘娘在九泉之下无尽黑暗与冰冷之地创造出了冥界,从此便有了鬼族。

而生出的怨念因其怨恨太深而无所化解,最终又衍变成了向往暗与恶的魔,魔不甘受天道管教便自立一界,与天地人三界互不干涉。

经此一役后,至今千万年,天地间便以神族,仙族,人族,鬼族,魔族,与妖族,此六界为是最终定数。

娲皇一族便是上古时期的一支神氏族,由炼石补天的女娲娘娘与伏羲大帝所统领。

而在他们二人修身为正道神隐天外天后,娲皇一族也因此得以沾光,全族老幼皆提升成为神族血脉。

然而神族的血脉继承向来是十分严苛的,能完全得到血脉传承者,必须先得天道允许方可。又因要与他族通婚,血脉相融而造成神族血脉日渐稀疏,因此在繁衍了长达数万年之久后,曾经的几大上古神族所遗留下的血脉已经越来越稀少。至到今时今日,人间几乎再寻不到一个还能拥有神族血脉传承的凡人。

可韩勨不仅拥有神族血脉,且他的血脉竟然还能生出其所属神族的族纹来,这说明他的血脉不仅纯正得无一丝掺杂,属于娲皇近支这一脉,且还得到天道允许才有可能被传承下来。若非如此,韩勨不可能生出娲皇一族的族纹来。

青玄对上古之事知晓得不多,所以他一边说着他从天宫玉京殿里查到的资料,一边盯着韩勨胸口处的族纹左看右看,神色激动,若非有竹槿拉着,他肯定会上手摸上一摸的。

韩勨呆坐一旁,听得一征一愣的,想他被一个大男人,大庭广众下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的胸口看了又看,瞧了再瞧,本就十分尴尬的事情,如今又见青玄这样激动的一番解释,他神色茫然,无助的转头望向丹墨璃。

青玄的话他似乎是听懂了,可再一想,又好像没有听懂。

上古神族,那又是什么?与他有何关系?与他胸口的图纹又有何关系?

丹墨璃将慌乱无助到不知所措的韩勨拉到自己身后,隔绝了青玄毫不掩饰,灼灼发热的探视,轻拍着他的肩膀示意他别怕。

“没事的,你别担心,一会我给你说说关于上古神族的故事,其实,算不得什么坏事。”

青玄一听,立马反驳道:“怎么能算是坏事呢,要是真的,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别说他身上的妖毒了,说不定……”

青玄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竹槿出声打断了。

“你且先冷静下来,事情没查清楚前切莫要乱说。”

他与丹墨璃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底的怀疑与担心,只是青玄到底年轻没经过事,所以想不到其中的关键。

切莫说上古神族已在人间消失已万年之久,且随着年月流失,就算还有血脉在传承,可再是纯正的血脉也只会随子孙后代的繁衍而越来越稀薄,到如今即使有人的血脉中有神族血脉掺与其中,也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绝无可能有能力支撑得起族纹的生成。

除非……

除非韩勨非是血脉传承,而是得到了神族的精神的传承。

若是他的魂魄里留有上古大神的馈赠一缕神魂元识,直接继承了首代娲皇一族的精魂神识,那么是可以在不谈血脉的情况下,直接受神族庇佑,生成族纹。

可如果真是如此,韩勨又怎可能会流落凡尘,只做一个普通人,且他还经历过几次的轮回转世。要知道来自上古大神的精魂神识,哪怕只有一缕也会在轮回时被三生石所察觉,转而上告天地。那样,即使韩勨做不成上仙,至少也能是个小仙,留在天界修行是少不得的。

如今护卫四大天门的百万天兵天将,有的是修行得道成仙的,有的是功德圆满被天道收用上去,而另有的一多半都是自上古天地一战后,被天道赐予仙骨而拥有仙籍的。

自天地一战,六界初定后,曾经因天地召应而诞生的大古大神,陨落的陨落,归隐的归隐,云游天外天的更是一去不返。所以十数万来,若还有人能拥有一缕上古大神所遗留下的精魂神识,那肯定是要被天界召安收用的,怎可会流落凡尘轮回几世。

是以,按此推断,像韩勨这样流落凡尘轮回几世还没有被发现的,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既然韩勨拥有上古大神血脉或精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那么他胸前显现出来的娲皇一族的族纹就十分可疑了。

后殿厢房里,丹墨璃给韩勨讲着上古时期的种种神迹,其中重点讲了娲皇一族的事迹。

娲皇一族的氏族首领便是人间口耳相传,人人皆知的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因造人有功而被提升了神格脱离轮回,后又因炼石补天拯救苍生于苦海而功德圆满,神隐天外天从此不再受天道束缚,寻得大自在。

“那女娲娘娘真如传说那般,是蛇身人首吗?”韩勨好奇的问道。

“确实如此,女娲娘娘上身为人,其下蛇尾,被尊为大地之母。”丹墨璃一边细细研究着他胸口处的图纹,一边回答着他的疑问。

“那若此说来,女娲岂不是也属妖一族吗?”

韩勨不明白,若女娲娘娘也拥有半妖之身,又怎会是神,且还是大地之母这般高贵无比身份。

“这个嘛……”丹墨璃的视线依旧停留在那图纹上不动,只咬了下唇角,略略思索了下,便回答道。

“这说起来话就长了,须得从创世开始说起。盘古开天辟地之初天地还是相连的,也依旧处于混沌不清中,那时所出的无论是何身份模样皆都是天生地养,于是便也没有如今这般三六九等的区分。”

那时,皆是各凭本事立身,有大智慧,大格局的如女娲,伏羲这般都能参透天地之意,以天意为尊,用自身的从天地间所获得的能量反哺天地众生,造福万千生灵,再从中获取大功德,因而得已超脱天地束缚,寻求大自在去了。而那些参不透天地之意,只为自己考量的,最后又都被天地所灭,将其从天地间所获取的能量再归还天地间。

如只知追日的夸父,只好权利的蚩尤,因天地召应出生,最后又归于天地。

那时,众生间身份平等,并无如今的六界之分。而如今的六界之分,是自天地一战后,才定下的。世人皆以为如今的妖族之所为会生存的这般艰难,是因在那场殃及天地众生的一战里,妖族的先祖选择相帮蚩尤与天地对抗,而最后他们战败了,所以才会被定了六界的末席。

“原来如此,若是赢了那是不是妖族就如如今的神仙一般,是很高贵的存在了。”

“自古成王败寇,历史与传记都是胜利者书写下来流传世人的,真相如何,后世谁又能得知。”

至少据丹墨璃从上古异闻录所记载中得知,当年一战妖族并未曾有任何对不起天下苍生的过错,至于真相如何,上古异闻录里并未记载,她也就无从得知了。

“那我身上的这个图纹真的与女娲娘娘有关系吗?”韩勨低头,拧眉看着自己胸口处的图纹。

他起初也以为这看着十分奇特的图纹是当年端木荼给自己种下的妖毒所带来的反应,可如今看来,这图纹不仅来历不凡,且就目前情况而言还善恶难辨。

韩勨看着紧靠在自己胸前,拧眉沉思的人,心头一热。

他明白丹墨璃看待此事的想法与顾虑和自己并不相同,她想让自己回到从前,任做个寿命不过几十载的凡人,规规矩矩的轮回转世,平淡而平凡的渡过此生。可他却不这么想,人也好,妖也罢,是什么他都不在乎,他只想长长久久的与她朝夕相对,同生共死,哪怕只有一生一世,哪怕被世人鄙弃,这都不重要。

与他而言,此生以后她是他唯一在乎的人。

韩勨将人搂进怀里,他不知要如何才能说服她不要让自己再做回凡人。虽然他不愿成为像端木荼那样的行尸走肉,可如果真要做一个无所求,无所得的人,一生孤独无依,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行尸走肉般的活着呢。

“阿璃,我是真的想与你永远在一起的,为了你我可以放弃一切,所以,你不要总想着赶我走好吗?”

丹墨璃被紧紧的搂在怀中,耳边能听到他相比以往显得越来越虚弱无力的心跳,忽然感到一阵悲凉。

若她无生死劫要渡,若她还有活个千年,她想自己定也会不顾一切的将他留下,大不了将自己的寿命与他共享,此后他二人同生共死又有何所惧。

可她如今却连自己能活多久,甚至是否还有机会活下去都不敢保证,又如何保证他能无忧无虑的活得长久呢?

所以,她不能如此自私的只为自己着想而不去考虑他的未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