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水有多深七百零八(1 / 1)

加入书签


今天先来,或者回过来,再来说说东周列国诸子百家当中的小说家的事情。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据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说家所做的事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然而小说家虽然自成一家,但被视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说。
百度词条:稗官,汉语词汇,拼音bài guān,解释为小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请特别留意这些点。
有没有看懂?
小说家到底是干嘛的?
为什么街谈巷语。呈报上级等为主???
从这点上,可以总结,概括为几点。
第一点,那说明什么?注意哦,并不是收集民情,民怨,看看是不是有官员怎么不好,老百姓有什么不满的意思哦。恰恰想法,那就是监视老百姓的一言一行。而这个点,西周都已经没落了,王,真正的王还没有出现,如果想成为王,难道不是减租减赋,改革弊端,开通言路,或者叫笼络民心的大好时机吗?显然这个记录,还呈报上级,那就是封建专制。其实,也是各个朝代,压迫百姓,导致王朝命运衰竭的一个表现,一个因素。
但是我要说不是这个。
第二点,小说家可不仅仅做这种事情哦。还有更深次的含义在里面,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以后,这就是野史的先驱。那是扯淡。
那我就顺便说一下,野史是怎么来的吧。
野史,可不是像正史那样,有史官,当然也有可能其中是有水分的。毕竟史官虽然可以记录,但是帝王可以随时操控史官的命。你要真记录了很多帝王不好的地方,那小命就说没就没了。
连史官都是这样。
野史的编造者,记录者,敢随便写吗?
当然不敢,当然不敢当朝的人写当朝的野史。
其实野史,首先来自帝王。就是帝王,或者争夺帝王的时候,或者之前,就派人造谣,制造各种不好的消息,新闻,就是为了对付有王位继承q的人,或者有可能当帝王的人。
这是一种情况。
第二种类情况,那就是来自周武王,是他开创了这个先河。先例。捏造,编造,伪造了很多关于商朝,纣王帝辛的事情。所以后面的人都学坏了。这就是后朝代说前朝代的坏话,并且还说自己绝不会像前朝代那样不好。事实证明,那都是扯淡。即使第一个王,或者到第二代,第三代王,越往后,越不像话。所以,这都是有典故的。
第三种情况,那就是争夺帝王失败了,咽不下这口气,然后编造上位者不实的言论,事情等等。这多了去了,比如刘邦的野史,比如曹操的野史【建立盗墓军队,摸金校尉等等】。比如六国没有当上王,编造了嬴z的很多事情。
其实还有第四种情况,那就是出自,东周列国诸子百家的小说家。
这是一个重点。
也就是为什么小说家能名列,不能说前茅吧?能跻身其中,排名不低的真实原因在哪里?
那就是他们的身份,稗官,小官吗?
这本身就令人怀疑。
他们,用过于的语言,那就是朝廷的探子,犬牙,走狗【当然一开始不是】。用后期语言,那就是奸细,间谍。正因为特殊的身份,收集民间的各种事情,故事,当然包括民间传说等等。
其实,这都是一种掩护,掩饰身份,是便于他们不仅仅行走在自己本国,还去其它诸侯国。
目的有几个。
第一个,很重要,刺探诸侯国的军力,民情,风土人情,风俗,种地【农业】,收成等等。当然还有更主要的就是诸侯国上层,内部矛盾,人际关系。那才是真正的重点。军队多,并不一定有用。君臣关系,臣子之间,文武之间,只要有裂痕,有不和。那必然是可以别l用的。这是为其他使节也好,外交人员也好,做前期准备。他们就是刺探,探子。
第二个,很重要,通过这种方式,编造故事,塑造自己国不强大,不会对你国有2威胁,或者兵力不强壮等等【当然是看人下菜单。对于强的,就要收敛起自己的爪子。对于弱的,就是展示自己的爪子,牙齿,警告对方不要动歪脑筋】。
第三个,更加重要,远比第一第二更加重要,想办法,挑动这个国跟别的国之间的矛盾。正是l用他们特殊的身份,到处到诸侯国走动。我听说,我亲眼看到有军队朝你们这边来了,或者他们嘲笑你们等等,任何可以刺激的语言,夸张的语言都会使用。反正小说家的对象可不是诸侯国的国君,有q力的,那都是平民,同样是小官的官,商人等等等等。
同样,小说家,都是风尘仆仆,或许还跟着难民当中。毕竟各诸侯国,哪有那么安分,老实啊?早就蠢蠢欲动,试探对方的实力,底线了。
这个恐怕在春秋五霸之前就开始了。
所以啊,小说家,才能被排在诸子百家当中,还是非常靠前的排名。
他们是诸侯国君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舌头,五官。每一件可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兵器,l器啊。
他们的威力一点不亚于军队,谋士啊。
他们同样可以制造诸侯国的臣子,尤其是重要的臣子,能对本国造成威胁的臣子的谣言,造成君臣不合。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你不要以为都是奸臣要害忠臣。其实还有一些隐形之手,对方的探子,使节等等使用卑鄙,狡诈的手段,兵不血刃就干掉了对方的忠臣,重臣。
但是重点不在这里,而是这么为王拼命的人,最后,各个都没有被王在成功之后,重用。
这只能是上位之前用。
真要坐镇天下了,留着这种人,对自己就太不l了。
所以,这些人,通常又都不会有好下场。
至少,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
当大官,拜相封侯?
做梦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