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长安乱(1 / 1)

加入书签


“陛下是并不看好现在的屯田?”荀彧问道。

虽然他之前因为不均,确实造成了一些麻烦。

但这件差事在荀彧自己看来,还是办的很不错的。

这一望无垠,广袤的田野,便是最好的证明。

结果却被皇帝一句话直接否定,他这心里听的就不是很舒畅了。

“屯田之事,朕还是非常看好的。但供给百姓口粮,只应该在最开始的时候用,往后是绝对不能用的。”刘辩说道。

若是不看好,他也就不至于费尽力气的去做这些事了。

大锅饭的时代虽然刘辩自己没有经历过,但他在历史书上学过。

那个年代,饿死了无数的人。

“文若,你应当清楚,一个人给自己干活和给别人干活,一定会是两种态度。”刘辩语重心长的说道,“当他们知道自己这活不管干的是好还是坏,朝廷都会给他们发一日口粮的时候,他们干的活,一定会流于表面,只是简单的完成你所交代给他们的任务。”

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

但人站的位置和角度不同,这些简单的道理,有时候就是看不到。

荀彧思索片刻,看向刘辩的目光中顿时满是钦佩,“陛下之言,当真一针见血!”

刘辩自己自然是没有这么狠辣的眼光的。

真要说道一下,也只能感谢他曾经多看了两。

士孙瑞在一侧纳闷的问道:“可是陛下,若不如此,我们该如何继续屯田?”

“此事需要循序渐进,急不得。”刘辩也在思考此事,“先用奖惩的方式吧。”

荀彧、士孙瑞:???

刘辩说道:“京兆百姓舍弃家园,放弃田产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最为主要的还是接连不断的兵灾。百姓需要有一定自保的能力,此事你二人自行琢磨该以何种方式,闲时为兵,忙时为农,可以以朝廷的名义组建部曲,保护土地。”

“只要百姓肯在此地留下来安心种地,起码第一步便已经是成功了。可以对做的好的百姓赏赐田产,对做的不好的百姓予以惩戒。”

荀彧暗暗将皇帝所说的这件事记下,然后问道:“陛下,赏赐的田地是否应当有上限?”

“自然是要有上限,按人口给与一定上限的田产赏赐之后,可以改为其他的赏赐。对于一个勤勤恳恳的百姓而言,朝廷能给与他的赏赐很多。”刘辩笑说道。

这个上限空间,可不是一般的大。

刘辩所想要的田地的最终形态,一定是百姓自主拓荒耕种,为朝廷缴纳一定的粮食,而不是由朝廷组织百姓耕种,这本来就是本末倒置的。

“不管是什么地方来的百姓,只要他们肯在此落户耕种,都应当给予方便。奖惩也并非是要你们一年只奖励某几个人,你们可以奖励很多的人,拿到田地的人,一定会成为没有拿到田地之人的榜样和标杆。”刘辩说道。

“甚至你们还可以就近建宅子嘛,农闲之时,大家一起出力建造。但宅子依旧还是赏赐给那些做的好的人。牛羊等牲口,同样也是如此。”

“你们不可能在往后的数年里一直蹲在此地盯着屯田,你们应该做的是在未来的几年后,让这里的百姓主动交粮给朝廷。”

荀彧每次听皇帝说话,都能长一些新的见识。

今天,他又长了。

荀彧自认为自己对屯田之事,现在做的也算是驾轻就熟了。

可一听皇帝说的这些,他忽然间意识到,原来屯田还能这么干。

“陛下之言,令臣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荀彧心悦诚服的说道。

这话听着好像就是马屁,可这还真是荀彧完全发自肺腑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屯田并不仅仅是屯田,能干的事情是很多的。当百姓开始为了自己的房子、田地,以及未来的前途开始拼命的时候,这里将再也不惧兵灾!”刘辩说道,“一座两万多人的屯田营,任谁也不敢轻视。”

荀彧思绪万千,皇帝这一番话让他联想到了很多的东西。

但他还需要好好的思索整理一下。

刘辩在田野里转了一圈之后,重新回到了寨子里。

这座完全依照军营形势建造的寨子,便是荀彧屯田营的大本营。

荀彧的思路其实还是挺好的。

将流民收拢到一起,一个寨子,一个寨子的建。

在整个京兆尹死气沉沉的荒芜氛围中,这里算得上是实打实的希望田野了。

刘辩的晚餐依旧是羊肉。

只不过这一次是烤的。

刘辩坐镇指挥,英林当了一把大厨,荀氏叔侄二人打下手。

在羊肉刚好上桌的时候,皇甫嵩风尘仆仆的来了。

“你该不会是刻意等着朕将羊肉烤好才进来的吧?”

在皇甫嵩行礼过后,刘辩笑着打趣了一句。

皇甫嵩笑了起来,“臣谢陛下恩赏。”

“来,为太尉看酒!”刘辩哈哈笑着喊道。

还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皇甫嵩这鼻子也是够灵的。

他这前脚刚到,后脚他就来了。

皇甫嵩的探马应该撒出去的足够远,否则肯定注意不到他到了京兆尹。

烫的温热的醇酒被小黄门端了上来。

皇甫嵩看了一眼小黄门,身体本能的做出了戒备的姿态,然后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从前大家对小黄门这些宦者的认识,多是软弱不堪,心胸狭隘等。

但现在,得益于当今这位少年皇帝,小黄门已经差不多和蛇画上了等号。

他们下手刁钻又狠辣,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给你背后来一刀子。

这都已经快成为公卿们的普遍认知了。

皇甫嵩名义上的接风酒还没完全咽下肚,就开口说道:“陛下,牛辅死了!”

“怎么死的?”刘辩问道。

皇甫嵩详细说道:“董卓伏诛后,牛辅虽名义上统御着西军,但其实内部已经混乱不堪,李傕等人对牛辅皆不信服。昨日夜间,叛军营中忽然发生一阵混乱,臣也是事后得知,牛辅因为那一阵混乱,就以为有人要杀他夺军,于是卷了金银细软,带了几名亲信,准备跑路。”

“结果他的那几名亲信见财起了异心,竟是将牛辅杀了,将他的首级送到了臣的军中。”

“陛下可需一观?臣带来了!”

刘辩正好将一块羊肉往嘴里塞,闻言含糊说道:“吃饭呢,就别影响大家的胃口了。”

“唯!”

“马腾、韩遂有什么动静吗?”刘辩问道。

“朝廷的使者西去已经好几天了,但并没有任何的异常,韩遂甚至于将斥候都撤了回去,臣现在也有些吃不准他们肚子里到底憋着什么坏。”皇甫嵩说道。

刘辩将烤的外焦里嫩的羊肉在蒜泥中沾了沾,狠狠咬了一大口,缓缓咀嚼着。

直到嘴巴有了多余的空间,让他能够说话了,这才说道:“没有消息,也许就是好消息。”

皇甫嵩颔首,继续说道:“徐荣、段煨二人曾先后数次派人来见臣,言及投效朝廷之事,此事还请陛下定夺。臣以为,斩尽杀绝虽能一劳永逸,但却会让这些叛军殊死抵抗,于战事不益。”

“若朝廷能给他们一线生机,关中也能早日恢复和平。”

刘辩看了眼皇甫嵩面前还一口未动的羊肉,说道:“快吃肉,凉了就不好吃了。”

“唯!”皇甫嵩微微俯首应道。

刘辩风卷残云般料理了约莫二斤肉之后,端起酒樽浅饮着,等着皇甫嵩等人吃饭。

熊熊燃烧的火盆映照的所有人的脸都红扑扑的。

远远一看,给人一种仿佛此时不是寒冬腊月,而是酷暑的错觉。

直到皇甫嵩吃完了之后,刘辩才开口道:“皇甫太尉的意思是骗他们一下?”

“骗……”皇甫嵩愣了愣,这个词让他有些进退两难。

“这个骂名让朕来背便是。朕可以不当君子,但朕不能替数十万的百姓原谅他们。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可戕害了他们的人,到了最后反而成为了朝廷的众臣,这事要是办了,朕晚上会睡不好觉的。”刘辩态度十分坚决的说道。

如果想要追求战争的利益最大化,那就只能骗。

在这个事上,刘辩是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原则的。

皇甫嵩很佩服皇帝的魄力,可身为将领,若徐荣、段煨投降,好处是很明显的。

而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并不允许他在这样的事情上,用骗这样的小道。

骗来杀来,是真的会遗臭万年的。

“陛下,西凉军中,其实段煨算是一个……良将。”皇甫嵩用很不确定的语气说道。

“良将?”刘辩眉头轻挑,在他心目中,良将这个词是一个绝对的褒义词。

但看皇甫嵩那极其不确定的语气,他对“良将”这个词也不确定了。

“陛下,此人与其他的西凉军将领大有不同。他驻军与陕时,不但没有劫掠百姓,反而还主动屯田,率军帮助百姓耕种。”皇甫嵩说道,“臣与此人并未私交,只是派人刺探得知。”

“不过此人虽为良将,但似乎生性多疑,身边并无真正信赖之人。”

刘辩现在对“生性多疑”这四个字,都已经产生强大的抗体了。

这些手掌兵马的家伙,似乎个个生性多疑。

他这个皇帝,现在好像也不例外的生性多疑了。

“太尉难得在朕的面前提起一个人,既然你如此看好段煨,朕可以允他投降。”刘辩颔首,“至于徐荣,骗过来杀了吧,正好就让段煨动手吧。”

“战场之上没有君子小人的说法,我们求的只有最终的胜利!”

“……唯!”皇甫嵩被“骗”这个字搞得心情有些复杂。

冷不丁的,他忽然间有一种皇帝比他更适合为将的荒诞感觉。

不过,看看皇帝的行事手段,他若为将,也必然是一员悍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