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两目多昏,遇水沉(1 / 2)

加入书签

六月初二十一,小雨

我本以为昨日师父说错话被三婶儿说了之后会像上次那般垂头丧气,却不曾想师父今日像没事儿人一般,在那认认真真的看书呢。想必是怕日后再遇到相同的情形而口误得罪人吧,唉,不容易啊。

想了想我便又回过神,继续看昨天没看完的书。

11.两目多昏,遇水沉。

注:丙日主地支见【申子辰】合水,主有损目之病。

师父写:丙日主之地支三合水,本为三合七杀。但这里牵扯到了五行所主之人身器官,而人以火为明、为目。火损,则目损,如此即认为损目之病。但丙日主见地支三合杀,不可认定为一直损目。八字本身只是一个指标,一个可预见的远景。直到大运、流年再出现三合、三会水之时,才是真正应验之时。比如:丙日主须注意运、岁柱各出申、子、辰,或亥、子、丑,组合成当年之三合杀、三会杀。是年有一定几率为目疾,但并非是肯定。

12.身居【巳午】,祸难候。

注:【巳午】是【丙】日主之禄。凡日主地支有【禄、旺】者,皆不畏【七杀】之克,反作【身杀两停】,论吉。

师父写:这个好理解,即是日主或者八字中的任意一种五行不可过旺,否则会有灾。而日主在地支有禄旺之位之时,即可以论为日主本身过旺,须克制或宣泄其旺,不可令其旺而无制。所以,这里用七杀来克论说,以防止日主过旺。水来灭火,时时保持日主在心中有所忌讳,不敢有非分之想。否则,日主有禄旺,但无官杀来制,则恐命主因为自身之性格、肆意妄为而惹火上身。

同理,若本身已经处在身杀两停之平衡范围之中,而在大运、流年之中,遇到水、火任意一种五行或是其他五行之时,则原本之身杀两停之兆将会产生倾斜。例如火旺之运,火旺于水。水旺之运,水旺于火等等。故此,身杀两停说起来是好听,但总不能持久,会随着大运、流年、流月等时时变换其旺衰强度,好比一个人的善恶观,时而为善,时而为恶,令人难以相处。

13.怜【庚】忧【戊】,能除患。

注:该条在第八条中已经叙述,即是【食神生财】之吉。

师父没写。。。

14.支内喜逢【寅午戌】。

注:基于【火、土】同生旺的道理,【丙日主】见到地支【寅午戌】是---比劫刃。而【戊日主】见到【寅午戌】则是三合印。故【丙】见【寅午戌】---是【比印】合局,财杀皆为可用之神。

师父写:这一条就似乎有些有些牵强,丙日主是丙日主、戊日主是戊日主。甲日主见地支寅午戌可当做食神生财,但丙、戊二日主见到地支三合火却有各自固定之情形。况且火土同宫一说仅限于近代八字命理书中之概念,若换成是紫微斗数则变成了水土同长生。如此,到底该听谁的呢?不如不去纠结,丙见三合火就是比劫,戊见三合火就是印就得了。何苦自己难为自己,火土同宫对于甲日主来说还可以有深究的价值,其他的或许就没什么必要了。

师父见我这停下了,就又捧着书过来了,师兄也很识趣的靠过来准备听讲。

师父干咳两声道:昨日之口误,为师已然放下,还望你二人能引以为戒,不要犯相同之错误。

我和师兄忙道:是,弟子谨记!

师父满意的点点头,开口道:好,接着讲【成名】。

6.以著作而【成名】---著作即是从事【论命】之文化事业,即是参考古代命理典籍之著作,或是依据个人之命理心得而编撰出书。这一种【成名】听起来似乎很中庸,还有些书卷味。不过在实际效益上,也有着枝节上之困扰。

甲:以【白页】以上的篇幅编撰成书者,他的困扰有:

A:如果只出一本、几本。。。在【量】的方面,会觉得自己花了那么大功夫整理了这么多东西,却因为无人愿意接活来誊抄出录,那不是很让人心寒么?且只出几本书,那他们所能影响的范围便不会太大,也不会有许多人能有机会读到。倒不如那些只有十数页之短篇更能容易流通出去,如此则【知名度】将会后继不足。

B:如果是以【质】取胜,则又失之于【曲高和寡】的两不像。比如:一本命书,引用了一半以上的【易学】原理。读起来不太像【命理】,又不像【易理】,完全就像是用南方的口音来说北方的话,很少有人愿意深入。且这种引用太多的文章,会让读者觉得是纸张谈兵、书生论命,有体而无用。经学家又会视其为【套取经文、东拼西凑】,像是把羽毛黏在已经死去的鸟儿身上一般生硬。毕竟是【九流人士】之手笔,内行人懒得去看,外行人又觉得索然无味、不知所云。。。

这时,我开口问道:对了,师父,您所构想的书准备如何写呢?

师父被我问的顿了顿,随后回答道:嗯。。我准备用找我来批命的人的八字,将他们之实际经历附上。再以命理的理论将其为何会有如此之经历添上去,以此来让人读来有种原来如此,八字之理论与实际竟能如此贴合的感觉。

师兄这时问道:那师父,这样会不会误导别人?使人笃信命理而忘却了现实呢?

师父笑着说道:嘿,那就要看你怎么编排了。比如,我先将某某人之经历叙述一遍,然后再以八字中我能想到的理论盖上去,反正他们也不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只要我写的像就行了。而且我也可以在书中经常提到一些诸如:我命由我不由天、人定胜天、行善积德可改命等等的激励语言,不会让人太迷信的,放心。

我哈哈笑道:那恐怕日后师父也会像方才说的那样出名了。不如有空的时候,我和师兄就来誊抄吧。加一个,我们就抄一次。如此就能同时完成三本书,到时候也能省点钱去请人誊抄了。

师兄眼睛一亮道:诶,对,是个省钱的好办法,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