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太宗北伐(1 / 1)

加入书签

中国历史上有多次的北伐行动,但是就如汉高祖,唐太宗此类英主在北伐过程中几乎也是损兵折将,损失惨重。这恐怕和中国的现实地理位置,南北族群民众,气候环境都有莫大的关系。中国的地势总体是北高南低,从北向南出兵,总体上是由高冲低,显然更占便宜。同进北方族群民众总体来说身材更为高大,体质更为强健,更适合于征战。南方地区族群身材更偏向于娇小,更适合于脑力劳动的工作。北方地区气候严冷,居民大都以肉食为主,对环境的适应力更为突出。以上的一些客观的因素导致向北征战更为不易。

北汉位于今天山西境内,主要辖地在太原四周。并且依附于辽国,事实上成为辽国的附国。北汉由后汉的河东节度使刘崇建立。而后汉被后周所灭,所以北汉与后周有世仇。宋朝承接后周而来,导致宋朝与北汉之间一直争端不断。北汉地小人少但也存在了三十多年,也是十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这与北汉的地理位置有关也与宋朝的战略部署有关。太宗即位后,仅留下北汉一国。北伐已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二月,太宗亲率大军北征太原。北汉宗主国的辽国肯定也来凑热闹了,宋军到达白马岭后郭进领兵静候辽军到来。辽军轻敌,首先发起攻击。结果被宋军打的几乎全军覆没。主要将领除了耶律沙基本战死。辽国名将耶律色珍率军赶到才救下耶律沙。所以宋辽之间的第一战,宋军大胜。稍后太原城外的北汉军基本被扫平,太原被围。四月,太宗亲临太原,驻军汾水东岸。太宗亲自指挥军队冲锋陷阵,士兵见皇帝亲自上阵那自然是士气大振,奋力攻城。五月初,北汉主刘继元实在是无力支撑下去了,就派出使者李勋带上投降表书,请求归降。太宗大喜,立即诏令允许刘继元投降。第二天,刘继元率领百官出城投降。一律白衣素服,等待被治罪。太宗感到分外高兴,这个令周世宗,太祖也无法打下的地方势力,终于臣服在自己的脚下。太宗对刘继元说道:“你能以百姓为重,归顺我朝,使天下一统,我赦免你的罪过,一起共享荣华富贵。”

太守随后命令军队开入太原城。没想到刚到城门口,就听到城头一声大喝:“停步!我主虽已归顺,我却不愿投降。愿开城与你们决一死战。”潘美抬头一望,原来是北汉悍将刘继业在城头大喊,不愿归降。太宗听闻后亲自来到太原城下,命令刘继元单独入城,抚慰刘继业归降。刘继元情不得已,只好入城劝降刘继业。刘继业见后汉主亲自来劝降,不得不归降。太宗见刘继业归降非常高兴,称赞他忠勇为国的精神,并解下腰间玉带送给刘继业,以示嘉奖。刘继业何人也?他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杨家将的主角-杨老令公杨业。刘继业本是太原人,刘崇立国后在账下为将。因作战勇猛且忠心耿耿,赐姓刘,改名为继业,成为刘崇的义子。现北汉政权灭亡所以太宗命他恢复本姓杨,单名业。随着北汉灭亡,宋朝又得到十州,一军,四十一县的土地。北汉灭亡,使宋朝的国土包涵了整个长江,黄河的广大范围,除了西北地区的党项及北方的辽国,疆域面积确实比太祖时期有大大的扩展。也使太宗自以为非常了不起,打算一鼓作气,攻打辽国,收回幽云十六州地区。

宋朝降伏了北汉,统一中原,确实可喜可贺。但是攻打北汉,进行了近半年的战争,而且遇到了北汉和辽国的激烈出兵对抗。实际到刘继元归降时,宋兵也是疲乏不堪,粮草消耗已过,武器装备也急需补充。人人盼望太宗能下诏班师回朝,进行休整。更希望赏赐攻打太原有功的将士,然后再来与辽国作战。但太宗自以为亲征,士气高涨,所向无敌,太宗实在是太高估自己的威望和能力了。而且辽国在白马岭被宋军打的大败,所以太宗想当然的认为完全可以挟胜利之威,一举拿下幽云十六州。于是宋军在太宗的严令下,于五月二十二日从太原出发,征战辽国。与北汉交战已使兵士疲乏不堪,攻下北汉没有任何封赏,更连基本的休息也没有,每个将士几乎没有一点攻辽的积极性。并且军中流传着一种奇怪的气氛,总让人觉得怪怪的。不久,大军到达金台镇,已是到达辽国的边境。宋军首先发起攻击,由于太宗亲自冲锋,故连连攻下易州及涿州,宋军进驻幽州城南。太宗以宝光寺为临时行宫,准备攻打幽州城(现今大致是北京城的范围)。

六月二十五日,太宗命大军对幽州城发起攻击,分别从四个方向发起攻击。宋渥攻打城南,崔彦攻打城北,刘遇攻打城东,孟玄哲攻打城西,将幽州城团团围住,奋力攻击。此时幽州最高指挥官是韩德让,是辽景帝时的著名能臣。因此幽州城的防守也是稳如泰山。特别是辽国将领耶律学估机敏过人,在宋军四面围攻幽州城,实在无法进城援助的情况下,竟然想出一计实现了进城增援的目的。

原来耶律学估灵机一动,通过挖地道的方式将援军带入幽州城。城内辽兵见援军入城,增加了有生力量,士气大振,坚守城池。幽州城固,守将镇定,士气可用,所以辽国虽然兵少,双方仍然打的难分难解。宋军虽然人多且皇帝亲征,但士气日渐低落。同时辽景帝见幽州被围,令耶律沙领兵十万来救。辽军在七月一日就逼进幽州城,双方在高梁河(在北京东北方向,目前大致在北京昌平区范围内)边相遇。耶律沙渡河冲击,双方发生混战。一开始,宋军还占上风,辽军渐渐不支,有溃败的苗头。太宗见辽军有溃败之势,亲自带头冲杀。但辽兵突然又有增兵,原来是辽将耶律休格和耶律色珍领兵杀到。二人各领兵二万,及时赶到了高粱河边。但耶律休格让士兵每人各举二个火把,将人数番了一倍。并在夜晚从不同方向向宋军发起攻击。宋军一见辽国援军大增,一时非常惊恐。一时间,宋军陷入三路辽军的攻击之下。而幽州城内的韩德让一见此情,辽国三路大军正和宋军大战,也打开城门,主动出击。此时,宋军反而被辽军四面围住,形势陡然反转。几十万大军发生混战,太宗这个皇帝竞然也无人相顾了。最后宋朝大军是一退再退,先停涿州,再退金台镇,总算稳住了局面。

据说太宗在大军混乱时,虽然躲过辽兵追杀但是腿上还是中了二箭,只身一人南逃,连马也跑没了,最后是坐在一个驴车上南逃脱身的。高粱河大战最终以宋军的战败而告终。高粱河大失败导致大宋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幽云十六州地区还是处在辽国的牢牢控制之下,还是成为大宋政权边防护卫的最大问题。第一次北伐,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没有完成北伐的既定战略目标。

高粱河之战就是今天想来终是让人觉得十分诡异。最高统帅太宗身中二箭,落得只身南逃。如果真是这样的战况,那些将领,亲卫不得统统砍头?但事实上战后也没有任何人员受到处罚。所以根据其他的一些文献记载认为高梁河之战可能是宋军发生变兵才引发的一场大溃败。

因为太宗赵光义对宋军攻克北汉太原城的大功毫不封赏(充分说明了太宗重利的商人本性,说明在为帝的角度来说还是有缺陷,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说又充分说明了此后岁月中太宗在搞经济方面确实是一把好手,原来这都是源于太宗与生俱来的重利本性。),又驱使将士攻打幽州,最终激发兵变,导致了自己受伤,并且和身边亲信连夜逃遁躲避可能的下一步追杀。站在这样一个解释上来看看,我们再来梳理一下整个事情的经过就觉得这样的解释更符合实际情况。

从五代开始,军队中就一直有着赏军的习气,有功要赏,甚至无功也要赏。士兵基本上是不给钱就哗变,就叛上,什么都敢做。所以为了犒赏军队,平定后蜀后名将王全斌按照惯例放纵士兵劫掠百姓,从而引起蜀川一波又一波的农民起义,折腾了好多年都没能彻底平定。

北汉政权赵匡胤打了很多年,士兵死伤无数最终也没有打下。所以平定北汉在北宋初期绝对是一等一的大功劳,比打下后蜀要大得多。然而谁也没想到,平定北汉后赵光义愣是一分钱没发,这自然就引起了士兵们极大的不满。更何况,不发赏就算了,居然还要继续攻打幽州,那可是跟契丹人作战,脑袋要别到裤腰带上过日子的,不给钱谁给你卖命啊。正因此军队中积攒了极深的怨气。

要不要发泄?何时发泄?如何发泄呢?历史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时机和理由。赵光义得位不正,平日里大家是敢怒不敢言。但如果要撕破脸,这就是最好的攻击目标,赵德昭不是随军参战么?这是正儿八经的太祖长子,更为合理的皇位继承人,而且宽厚待人,拥戴赵德昭取代赵光义,于情于理都没毛病。

何时发难呢?耶律休哥给了这些密谋者一个好契机,他的故布疑阵让宋军人心惶惶,军心更加不稳,士气消沉。大家对赵光义的不满到了一个顶点,此时不反更待何时。于是在高粱河那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一部分士兵悄然发难,赵光义猝不及防被自己人射中大腿两箭,在亲军的拼死护卫下,他险而又险的冲出包围落荒而逃。

叛军也许根本没想杀死赵光义,只打算生擒他,逼他让位于赵德昭,眼看计划失败也只能迅速逃走,以防赵光义秋后算账。我们认为这种推断也许更符合当时的情况。试想,如果赵光义是被敌军所伤,应当是退到附近其他宋军大营赶紧医治才对,怎么可能反常的一个人逃跑,而且谁都不告诉呢?

很明显,宋太宗不清楚当时的具体情况,不知道究竟谁叛变谁没叛变,一旦贸然联系其他将领,很有可能变成自投罗网,所以干脆抛下军队跑的越远越好。如果是这样子的一个推断,整件事情就彻底理顺了。赵光义遭遇了兵变,仅以身免,群龙无首的宋军一阵慌乱,同时在辽军的攻击下才大败于辽军。高粱河一战给赵光义带来了沉重的心理阴影,至此他不再相信身边的亲人,也不再完全相信军队。

回到开封后,赵光义当月就以帝王之威逼死了赵德昭,实际上赵德昭之死并非是因为赵德昭为士兵请命,请太宗皇帝发攻克北汉的赏钱。而是因为当时那些叛军打的口号,拥戴的人物就是赵德昭,这样的人又怎么还能留在身边呢。历史有时就是这样的迷雾重重,需要后人努力的去发现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当然这也是一家之言,事实到底如何还要大家的进一步思考和发掘和考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