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机会给有准备的人(1 / 1)

加入书签


战朱门正文卷第四百八十九章机会给有准备的人看到霍惜拿出一大包种子,众人都愣住了。

饶是李石勉见多识广,也不明白霍惜的用意。

霍惜笑笑,用手拨了拨这些种子:

王者以民为本,而民又以食为天。粮食为江山社稷重中之重,关乎国运。

看了李石勉一眼。

李石勉心念一动,有些吃惊地看向霍惜,试探着:

霍惜抿了抿嘴:

而本朝太子已立,皇后估计不会再立了,还有什么值得大赦的事件,霍惜不知道。

永康帝把他侄儿那朝的旧臣,都快杀没了贬没了,只怕不会对旧人轻易赦免,若想获赦,只能从别的方面想想办法。

李石勉愣神地看着霍惜,马氏回过神,把霍惜揽在怀里,眼眶含泪:

苗氏崔氏都听明白了,想起这流放的非人一般的日子,悲从中来,都背过身去抹泪。

二人都是有儿女之人,两个女儿和霍惜年纪相彷,可如今看看霍惜,再看看明瑾明玥。她们的女儿以后只能嫁给同样的罪人,或是附近的庄户人家,就算嫁给附近的农人,还要被人嫌弃。

光想着,一颗心就跟刀绞的一般。

若真的有机会赦免,那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李石勉无比欣慰地看着霍惜,这是柔儿的孩子,是他的孙孙,非骨肉血亲,不能这么殚精竭虑地为他们考虑。

低头眨去泪意,

马氏也擦了眼泪,拉过两个儿媳,孙媳,孙女,在一旁,认真地听。

霍惜指着装成小包装的种子,一一分说,都很体贴的在小包装上列了说明。

有些她结合后世的记忆,记了栽种时间,气侯,各要点,有些光凭种子她也不认识。有些她让霍二淮偷偷在庄子里试种过了。

指着小指盖大小的干白种子:

都以为南瓜是从倭国传入的,所以叫倭瓜,而倭人又以为是从我朝传入他们国家的,把南瓜又叫唐茄子,其实南瓜是从西洋传入的。

在如今北方需要大量物资的时候,若将来种出来了,又运做得当,在皇帝那边得了好,外祖一家也不是没有大赦的机会。

他们原本就只是被牵连的,并没有犯什么大错。

李石勉和马氏听懂了。看着那包南瓜种子,眼神灼热。

亩产几千斤的种子,比金银珠玉都贵重。

李石勉小心翼翼地捧起几粒种子在手里,看了又看,问霍惜如何栽种如何打理,又看了霍惜做的说明,便小心地把种子包好,放在一边,准备亲自去种。

若真的成了,他门下那么多弟子,总有一两个愿意为他这个先生奔走的吧?

这么一会,李石勉的心里,一阵火热。

原来过得浑浑噩噩,看不清出路,以为一辈子都这样了,没想到宁姐儿却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若真种成了,哪怕不能脱罪,也必是比如今的日子强得多。

李石勉与马氏对视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睛里波动。崔氏等人也明白了,眼睛里也都带着希冀。

把种子收好,李石勉便急着要下地,他想看看他家的地,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种的,或没有余田了,还得再往哪里再开些荒地来。

急得坐不住,拉着霍惜和霍念起身:

崔氏说道。

霍惜笑道:

霍念也点头:

李石勉很是高兴,两个孙孙一点都不娇气,他心里欣慰不已。

霍惜和霍念便换了一身简便的衣裳跟着下地去,逐风踏月鲍康,香草和夏荷也都跟着。马嬷嬷留下看家。

霍念跟着外祖父身边,他用木刨子在前头挖坑穴,李石勉跟在他身后放豆子,埋坑。两祖孙配合极为融洽,不一会就甩了霍惜和马氏一段距离。

鲍康也跟着逐风踏月,配合默契,你追我赶,干得好不热闹。

本也没剩几垄,人又多,没一会就干完了。等中午李典收兄弟带着三个子侄回来,地里的黄豆都点完了。

一家人站在坡地上,看着整整齐齐的黄豆地,很有成就感。

听祖父说罪人交粮不能以银相抵,必要交足粮食。估计是不想让流放的人过得太舒适了,必要他们亲自参与劳作,还要收走他们七成的粮食。

霍惜看着这一片地,便有了一些想法。

为您提供大神芭蕉夜喜雨的《战朱门》,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的,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四百八十九章机会给有准备的人免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