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喇家遗址,我来了!(1 / 2)

加入书签

“嘟嘟嘟嘟嘟嘟……”

青海民和县往官亭镇方向的乡间公路上,一辆金龙大巴车正在满负载的行驶着。

车上坐着的,正是孔文建率领的考古小队。

三十多号人,满满当当的坐在车里,跟随着车子一起颠簸。

“不好意思哈,俺们这穷乡僻壤的,挨着大戈壁,路有些不好走。”

大车司机抄着一口地道的青海当地方言普通话,不断地向着坐在副驾驶的孔文建表达歉意。

领导可说了,这次接的人不一般,是一群高知识份子呢,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就连教授都有好几个!

可得小心伺候着。

不过他完全想岔了。

孔文建一行人,虽然说一个个都是高知识份子,但是没有一个是娇生惯养的。

搞考古的,也娇生惯养不起来。

大家天天不是在下工地,就是在下工地的路上,而且一下地就是大半年,每天和黄沙泥土相伴,能有啥架子?

就这一点路途颠簸,根本没人放在眼里。

后排的十来个小年轻,都睡的可香甜呢。

“咳咳,睡觉的都醒一醒,我们快到目的地了!”

看了看手表,孔文建无情的叫醒了旅途劳顿,正在打瞌睡的队员们。

“都和家里人打招呼了吧?”他看向了陈翰等几个队里的年轻人,面色严肃的说道:“这次是个大项目,是主动性发掘,估计没个一年半载搞不定。”

“有对象的,可都得安抚好你们的对象。”

“可别工地下一半,对象就和别人跑了。”

“到时候天天郁郁不安,哭天抢地的,队里可没有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治疗。”

孔文建可不是在开玩笑。

为啥考古工作者总将前往考古现场叫做“下工地”?

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抢救性发掘的项目,通常都是某处工地在搞基建的时候挖出坟了。

考古队就像是消防队一样,哪里的工地出事了,就奔赴哪里。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考古发掘的工作经历基本上和工地也差不多。

每天早上七点起来就奔赴工地现场,对着泥土咔咔就是一顿干,干到太阳落山了收工回工地附近包下的民居休息,第二天再继续往复。

而且通常一待就是大半年回不了家,吃喝拉撒都在工地上,最多范围扩大到镇上。

生活经历和搞基建的施工队也差不了多少。

孔文建在这一行干了快三十年了,带了不知道多少届新人。

基本上每一年,都会有新人因为工作环境的原因,被女朋友踹了。

甚至不少人都喜提了绿帽,然后每日以泪洗面,无心工作,大大拉低队伍的工作效率。

特别是最近几年,不知道是因为社会浮躁了,还是网络的发达拉近了社交距离的原因。

像陈翰这种刚离开大学没几个月的新人,多半都会在入行头半年遭受一次情感打击。

毕竟没有多少小年轻能够接受自己热恋期的另一半长期不在自己身边,而且白天还基本联系不上,处于失联的状态。

没办法,总不能指望考古工作时,还能一边下探方挖土,一边单手麻利的和对象打电话、发微信吧?

孔文建那个年代,还没有如此发达的移动互联网,平常上班情侣之间都不能联系的,倒是也没有那么的“相思”了。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每天24小时都恨不得黏在一起,就算不见面也在社交软件上时刻热聊。

他们很难忍受这种工作就=失联的情况。

“都安慰好了,我女朋友很支持!”

“男朋友已经被我踹了,渣男一个!”

“教授,我单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