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抛头露面伤风败俗(1 / 2)

加入书签

刘明遇在大宁一系列的政策,留下一个非常严重的后遗症,大宁这个地方的人性子特别野,对敢于侵犯自己利益的人毫不客气,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一具山桑弩或者火铳,被他们射死射伤的酷吏着实不在少数!

从崇祯四年二月开始到现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四州十五县,共计有三名正七品县令,九名正八品县丞、一名正七品副经历,一名正七品推官,共计五名正七品,十名正八品,还有十一名九品官员被百姓射杀或枪杀。

搞得现在的大明外派官员,宁愿自己去琼州府啃香蕉,或者是闽北吃凤梨,也不愿意来到距离京城不足八百里的大宁为官。

因为大宁经略安抚使司的官员实在是太危险了,关键是给他们这些百姓撑腰,这些被射杀的官员都被冠上私闯民宅,误杀。

谁叫你未经他们同意,便要强行破门而入的?打官司?他们表示最不怕打官司了,他们有权用武器悍卫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

这是伟大的冠军侯制订的法律,文本就保存在档案室里,怎么着,想推翻它?先问问我们手里的刀答不答应!

对于大宁的官员来说,在这地方当官的感觉不太好,虽然偶尔会有傻蛋白白送给他们一大趣÷阁钱,而他们可以理直气壮的收下,但是这地方的人也太野了,要是敢乱收税分分钟抄起强弩教你做人,太难管了!

最糟糕的是,刘明遇还办了个操蛋的扫盲班,经过扫盲,大多数人都能读会写了,发现官员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就给刘明遇写信打小报告。

在这种情况下,但凡有任何出路的官员,都不愿意来大宁为官,千里为官只为财,当官不为了发财,难道为了服务百姓?在这种情况下,愿意来到大宁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

哪怕现在多伦县的县令出现空缺已经一个多月了,到现在朝廷还没有派过来新县令。正是因为如此操蛋的事情,此时原本坐了几个月,连衙门都没有营州知府刘宗周,此时又升官了,他成为了大宁右参政兼副使,从原来的正五品,升为从三品了。

不过,只要遵守那些规则,在大宁当官还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首先这里很安全,好几万刘家军精兵镇守着,谁不长眼敢跑到这里来撒野?军屯里正缺人手呢!其次是大宁物产丰饶,想吃点山珍那是非常轻松的事情,逢年过节还能收到一些土特产,这些是合法的收入。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薪水相当高,还有不少补贴,当然,肯定没有贪污那么多,但是也足够他们过着舒适的生活了。特别是大宁的真正行政机构是大宁经略安抚使司的议事府,这个议事府管的东西又多又细,把县令和知州的权力给分走了。

比如说,收税,这一项权力隶属于税务局,税务局负责大宁境内的商旅,工厂、企业、以及农庄甚至包括个人所得税。

民政事务,则由民政局管辖,劝说,这项工作归教育局,审判案件,处理民间纠纷,这也不劳县太爷辛苦,这是司法局的事物。

要说起来大宁的办事效率,特别是处理民间纠纷,那效率,简直……没有办法形容,一旦发生民间纠纷,或者命案,这种事情,多则五天,少则三天,就会进行公开审理,又快又公平,塞钱在大宁一定也不好使。

所以,在大宁当官,用不着他们特意去做什么,当然,这也是刘明遇的意思,只要朝廷命官别瞎折腾,大宁就能发展得很好,带来源源不断的税收,比起那些被京察逼得上吊的官员来,他们实在是太幸福了!

唉,痛并快乐着吧。

这次开会,也是刘明遇给各州各县官员们的一次集体福利,他们可以公费旅游,从所在的州县,一起来到天门县城,当然,现在的天门县可没有什么看头,连城墙只是挖了一个地基,除了这座楼,其他的地方大都是空地。

不,应该说是工地。随着刘明遇把原来的管理中心迁徙到天门县,刘明遇又享受了一把卖地的爽快的感觉,天门县被规划成了内城四个区,这四个区,不设宵禁,内城门关闭之后,所有的营业性场所,可以通宵营业。

也就意味着刘明遇在天门县城规划了一个CBD,当然这里的地价可以不是普通的良田价格,而是类似于京郊的价格,一块面积五亩的商业用地从最初每亩十二银子,既六十两银子,被商人们抬到了八百多两银子,升升提高了十几倍。

特别是规划的书院商业区,在大明书院往往与青楼是比邻而居,毕竟,青楼的主要客源就是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书生,这里的每亩地地价超过了平均一百两银子,足足一千五百余亩地,被刘明遇卖了二十多万两银子,哪怕是江南上等的水田也卖不到这个价格。

而天门县城城内的土地,基本就都是石砾与砂砾组成的荒地,盖房子自然问题是不大,种地,想都别想了。

这些商人买了地,自然不会让地闲着,开始经营自己的业务,来源江南的美女,朝鲜的婢女,也有来自小日子不错的美女,总之,这里最开始兴起了红灯区。

对于这一点,刘明遇是不管的,他只负责收税,而大宁境内的所以红灯区税率都在营业额的四成,也就意味着,青楼每收入十两银子,刘明遇要拿走四两银子。

只要敢偷税漏税,不仅仅会被抄没财产,而且还会把商人和他们背后的主子,一起抄没,刘明遇可不会对他们半点客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