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怒火(2 / 2)

加入书签

“君无民,还是君?”

“……”

台下,张舟道士咽了咽口水,不自觉的将目光转向他处,云真和尚则闭目诵经,好似这一切与他无关。

只有一众阴灵鬼魅汹涌,狂风呼啸,冷气喧嚣,将这中街大戏台纳入苍茫之中。

苏问却不在意,继续说道:“包公此言,惊震朝野,文武百官,无不哗然!”

“包拯,你放肆!”

“此等大逆不道之言,你竟也敢张狂出口,莫不是要造反!”

“不错!”

苏问折扇一敲,沉声说道:“包公直面仁宗,当着满朝文武:今日包拯便是要造反,这顶上乌纱,项上人头,陛下若要,尽可拿去!”

“包拯!”

苏问又转话音,扮做仁宗:“你当朕不敢杀你?”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包拯一人,算得什么?”

包公直面盛怒天子,仍是无畏而言:“只是陛下可知,百姓一怒,天子授首!”

“……”

台下,张舟道士给自己狠狠灌了一口酒,云真和尚额头冒出细密汗珠,都不在出声评论了。

只有那众鬼喧嚣,搅乱人间。

“啪!”

苏问醒木一拍,压下杂声:“百姓一怒,天子授首,此话犹若惊雷,在朝堂之上炸响,百官皆尽失声不说,连仁宗都被镇在了椅上,面色苍白,动弹不得!”

“这般许久,众人才渐缓回神,仁宗皇帝一手捏住龙椅,向殿下的包公说道:百姓之怒,好一个百姓之怒,包拯,你真以为你是百姓头上青天,朕若杀你,便会天下沸反不成?

“此言诛心!”

“包公却丝毫不惧:“区区包拯,自不值得百姓一怒,沸反盈天,便是百姓一怒,沸反盈天,在陛下,在诸公,在满朝文武看来,也不过翻手可平,那布衣百姓怎敌得过我大宋铁甲,百战精兵,君与士大夫治天下,何惧区区草民之怒?”

“……”

台下,张舟道士手一抖,险些没将酒坛子摔碎,云真和尚身一颤,后脊之处已有些许湿痕。

苏问看在眼中,却不理会:“包公此言,更是诛心,叫仁宗皇帝与满朝文武僵在原地,道不出半句话来,金銮殿中只有一片死寂。”

“如此,包公还是不停,又拱手向君:“陛下,你在这庙堂之上与衮衮诸公共治天下,帝皇心术,权贵法门,皇家世家,把持天关,区区百姓,区区草民如何敢反,如何能反,便是反了,又能如何……这大宋江山定能稳坐千秋万代!”

“包拯!”

包公这一番话语犹若锥心利刃,不仅满朝文武面色苍白,龙椅坐上的仁宗皇帝也大汗淋漓,但仍是强撑身体,强撑颜面,外厉内荏的喊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包公在殿下摇了摇头,说道:“包拯只想与陛下说几个人,几件事,在这庞昱案中,有一苦主,名叫田忠,乃是那田起元之父。”

“田忠此人,目不识丁,乃是农桑百姓,市井小民,比不得诸公,更比不得太师这皇亲国戚,但他与太师一般都年过花甲,膝下有儿。”

“田起元被庞昱诬陷,金玉娘被庞昱掳走,田忠一百姓草民,在花甲之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告官无门,鸣冤无处,还险被官差打死。”

“太师,你也为人父,因杀子之仇,可动滔天之势,要包拯性命,那田忠无你之权,无你之势,只一农桑百姓,花甲老汉,但为救子,却能从陈州至开封千里鸣冤,不惜性命,不顾生死!”

“这是父母为儿女奋发之力!”

“天下有多少父母,便有多少田忠!”

苏问站起身来,面向台下,拱手向众鬼说道:“百姓如草,繁多轻贱,君为天子,九五至尊,然天子有人伦,草民亦有人伦,天子为江山一怒,可叫草民伏尸百万,草民为儿女一怒,也可化为柴薪,焚燃自身,点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说罢,苏问举起折扇,如刀如剑指向苍天:“这便是百姓之怒,能叫你帝皇心术,权贵法门灰飞烟灭,能叫你天家江山,世家社稷改换新颜,能叫你九五至尊,太子王孙血溅三尺,陛下,太师,还有朝上诸公,你们……怕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