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缠绵一夜,办厂难题!(2 / 2)

加入书签

“玲玲,你用不着这样的......”

良久,张晓凡才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喜欢哥,但是哥现在真的不能对你这么不负责任。”

“我知道。”许玲玲乖巧地将头埋在张晓凡胸前,“我只要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

“不过,晓凡哥,不管你啥时候想要了我,我都会等着你的。”

不知道为什么,张晓凡的心跳怦然加速,或许是被许玲玲的这番话点燃了不曾有过的初恋一样的感觉。

等到他平复下来之后,许玲玲已经睡着了,虽然依旧将张晓凡缠得很紧,就像是树懒抱着树一样。

或许,自己真的要想办法给许玲玲一个交代了吧,张晓凡这么想着,带着躁热的心绪,闭上了眼睛。

这一晚,身体上的接触让他们难以入眠……

此处省略三十万字……

第二天一早,张晓凡盯着黑眼圈起床,结果这次竟然发现许玲玲起得竟然比自己更早。

看来,这小妮子……

不会没睡吧就?

无奈地叹了口气,张晓凡整理了一下心绪,前往村委会,开始今天的工作。

当务之急是先把工厂给建起来,这样张晓凡才能完成清石村现阶段的工作收尾,放心地去铜湾县支援宁浩。

首要问题就是工厂的产品,经过简短的讨论,基本上一致决定,第一阶段先以水果蔬菜罐头为主。

至于为什么是农货罐头,一方面如今果蔬生意在城里有着不小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张晓凡还能用现成的名气,去打响药膳罐头的名号,以小博大。

“既然是果蔬罐头,那第一阶段要建立的包装车间应当是重中之重的生产线,主要是前期就可以靠这个来赚大钱,之后再考虑扩建的事情。”

何伟奇因为有着丰富的商业经验,因此被张晓凡选为了开发总顾问,当然这是个空头衔,毕竟前者本身就是所谓大开发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他也切实地提出了完善的开发草案计划,详细到让张晓凡看的眼花缭乱,堪比一部大部头文书。

计划有了,接下来自然是兴建厂房,有了之前清石村修好的公路,来往的水泥车和施工队几乎络绎不绝。

加上原山内圆珠谷得天独厚的环境,不到一个星期,谷地里的两座车间就已经基本成型。

至于设备,何伟奇一手操刀,从人脉圈里硬是弄到了一套二手流水线,成本只要原本的一半不到,但是成色却还十分崭新,让张晓凡看得赞不绝口。

车间、设备都有了,接下来只有唯二的问题:员工,以及供货商。

供货方面其实倒还好解决,毕竟工厂方面完全可以代替原来的经销商,大批量使用种植园内的果蔬,只是从工业化的角度而言,那样的数量级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比起数量,质量更为重要,小成本,高收益,这就是何伟奇为张晓凡规划的商业路线。

员工方面才是真正让张晓凡头疼的问题,不在于找不到人,而是在于报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之后的整整两天,张晓凡的家里都可以称得上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张晓凡被迫来应付这些络绎不绝的乡亲父老。

“晓凡,你看我这体格成不?放心,别看我六十多岁了,每天早上都还洗一桶冷水冲澡呢!”

“晓凡啊,记得四姨不?什么。不记得了?我小时候还抱过你啊!当时给你把尿来着,我家儿子刚从城里回来,这不寻思你能给通融通融......”

“晓凡啊,当年你父亲去县城上学还经常坐我的拖板车啊,今天怎么着也应该帮帮我的忙吧?”

“那个,晓凡,是我,村尾的周大哥。我也想来问问你,那个厂子......还招人不?”

是个人都和张晓凡竭力套着近乎,每天更是都有人来送礼。

甚至连带着李达临都跟着占了不少光,毕竟都知道他和张晓凡之间的亲戚关系,搞得来找他通融的人都络绎不绝。

甚至于母亲李红梅都只忙着帮着张晓凡在家里应付客人,每天泡茶倒水来回不停,反倒是张晓凡本人足不出户,给任何人都只是模糊的许诺。

“恕我直言,你这样下去迟早会玩砸的。”

何伟奇一针见血地说道,“不给任何人许诺,就等于给了所有人许诺,到时候你只会越来越难以安排。”

李达临则是无奈地抱着手:“毕竟咱们这次整的可是国企厂子,进去了就是拿了铁饭碗,在这片乡里,能进体制里做事,可就是祖上积了德了。”

“所以,人人都会争着抢破头皮都想挤进来,没办法呀。”

张晓凡坐在房间里叹了口气:“你以为我不想安排?看见外面这群七大姑八大姨没有?那可都是眼巴巴等着我给他们各家各户安排出路呢。”

李达临脸色纠结:“要不,一不做二不休,咱们全招了算了!”

“那属于异想天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