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给我吴卫,什么都有(2 / 2)

加入书签

毫无疑问,在这个阶段的吴卫是无可挑剔的,他没有任何减速和体能不支的迹象,通过录像就能看得出来,只要他进入到绝对速度阶段,能够一直保持,这个长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支持,可以知道的是200米不是极限。

“我可以去休息了吗?”吴卫看着李海问道。

与其顶牛去彰显自己有多么的不服从管束,吴卫更喜欢眼前这种方式,为何要在车上抽奖,为何要在跑道上适应身体的增强,就是为了让李海看到,你嘟嘟囔囔跟我说的那些,或许是最好的经验之谈,但那是针对别人的,在我这里一切经验都没用。

你要成绩,我给你成绩。

我要什么,你知道吗?

知道就好。

别说我有技术缺陷,你们最顶级的运动员,一年的成长是什么速度,我展现给你就好了,我不证明你是错误的,我只会让你知道,在你面对我吴卫的时候,不必给我提条件不必命令我,你要什么直接说就好了。

在周海波知道结果却又惊讶结果的眼神之中,李海露出了笑容,那张冷脸这一辈子从未在训练场和赛场上露出笑脸,却在此刻,满是满意和宠溺:“去休息吧,明天放学了如果有时间,我们来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素质,可以吗?”

“呃,可以。”

…………

开会。

拿着吴卫的两个成绩,李海召集开会,并且直接训斥400米和800米的教练员:“你们急什么,只要吴卫肯来,还怕没时间让他尝试一下你们的项目吗?这个会为什么开,就是想办法让他可以更多时间来进行职业级别的训练。”

中距离的教练一脸哀怨,吴卫的起跑差,没关系啊,我们的项目不要求起跑,他这样的绝对速度,跑什么万米,来我们这世界上最难跑的两个项目,关注度会更高。

成绩数据外加教练们的集体进言,一层一层向上传递,我们国家的田径未来,无需多,只需要一年,我们肯定能够给所有人满意的成绩,什么都不要,就一个条件——把吴卫给我们。

会议期间,李海建议给吴卫一些特殊的待遇,他的住宿最好配套设施更好一些。

“吴卫干什么呢?”

李海随口一问,回答是吴卫在撸铁。

“举重队的教练正在健身馆……”

“走。”李海直接起身,会也不开了,到健身馆去找吴卫,如今是绝对的香饽饽,任谁打他的主意都将会是他整个田径队的敌人。

举重,太搞笑了吧,你们来凑什么热闹,滚一边去。

到了健身馆,看到吴卫轻松的将那对即便大力士而言都显得恐怖的杠铃举起来,李海等人更是满脸的警惕之色,直接将举重队那帮人给拦在了外围,我们的宝贝,你们最好连看也别看,跟你们没任何关系。

“那什么,吴卫,食堂那边专门给你做了几道菜,累了吧,去吃点宵夜。”周海波是受命来让吴卫离开,不让他继续展示,你再这样,那就更多人来了,我们扛不住的。

李海连原则都没有了,什么要吃健康的食品,什么不能油腻不能喝酒,他都能下令让食堂准备几瓶啤酒,只为对外营造吴卫的一个形象,哪怕捂不住,也要尽可能的捂。

田径这一堆一块的上层,任命李海总负责这件事,不是正式的聘用,却胜过任何的职务。

你主抓吴卫这边。

而吴卫,是接下来一年乃至数年,我们的重中之重。

亚洲之类的比赛就别参加了,没什么意思,吴卫不缺少大赛经验,我们只需要提升他的短板技术即可,到时候世界级的大赛再让他登场,一鸣惊人,你们以为我们的杀手锏是跑万米,对不起,他可能直接站在百米的赛场上。

什么身形比例,什么固定概念,在他的身上就全部被打破,看看那身材,你能想象他的推举已经超越了举重冠军的标准吗?

举重队的教练们被一大群的田径队教练和工作人员包围,以不是驱赶的热情言语‘驱赶’请离健身馆。

当晚,举重队也召开会议,好几个教练跟上面信誓旦旦的保证,吴卫却有足够的实力能够为我们举重事业添砖加瓦,在奥运会上争金。

都是体育总下面的,都是一个体系的,举重队上面跟田径队这边沟通,电话刚打过去,就让人不阴不阳的给顶了回来,回过头来再找上面,却被告知,吴卫百米抛出了9秒80的成绩。

大热门的项目和国家强项项目,前者我们没有太好的成绩,后者我们有着优秀的后备储备。举重队的人只能放弃,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大家都清楚,根本不可能争得过田径队。

他们争不过,却没有完全放弃,而是朋朋友友之间打电话,随后,很多人都听到了消息。

第二天中午,一群体育圈内的佼佼者,跑到电影学院来看吴卫,同时跟校方沟通,能否给吴卫请假,希望他可以为我们XX项目来做一回测试。

大义方面拎得清,这是为祖国的体育事业做贡献,吴卫有这个能力,我们不能将他限制在明星这样一个小小的舞台上,他应该属于更大的舞台。

一批一批的人来找吴卫,他不得已,只得让陈太和韩星锡来处理,人则在校园内住了几天,当了几天大学生,尽管日常的生活被一批一批的客人搅得乱糟糟,但整体框架没有乱。

寝室、教室、图书馆、食堂、校园……

几天时间,吴卫适应了学校生活,学生们也适应了他的存在,见面了热情的打声招呼,不会出现影响他学习和生活的行为。

这感觉很美妙,结合大学生活的独立小世界感觉,吴卫很喜欢这样的节奏,在寝室睡了几天,晚上室友们的夜谈和整个宿舍楼的晚间生活,都充斥着年轻人该有的朝气。

他的到来,还给整个宿舍区域,增添了一抹新的靓丽风景线,校方知晓后,也没有阻拦,结果这样的一个行为,在未来还成为了电影学院独有的宿舍生活文化。

吴卫在学校住的第二天,当天寝室内那几位,就将大明星也住宿舍的消息传了出去,当天晚上,突然从女生宿舍楼那边,传来歌声。

“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

“我喜欢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脸庞。”

很快从几个人,到整个宿舍楼,声音汇聚起来,男生这边自然不甘示弱。

二十左右岁的年纪,正式荷尔蒙爆发的年纪,对于这样的事情,无需有人组织,很容易就自发产生整个宿舍楼放声歌唱。

“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

男女大合唱,男女宿舍对唱,男女联唱。

玩到后来,这帮年轻人更会玩,有技术宅,根据寝室楼的房间数量,结合楼层,设计出灯光秀,在群里面发布消息,哪个房间关灯,哪个房间开灯。

最后,只有吴卫所在的寝室灯光亮起,他站在阳台之上,没有麦克风,没有音响,完全清唱。

“走遍千里!”

所有宿舍楼内,所有人同时开唱:“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