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7801瓷(1 / 1)

加入书签


陈文哲是不同的,因为他有作弊器。

要想获得具体信息,在这里就要用到隋侯之珠,而且是现在优化了功能,变得更加强大的隋侯之珠。

又一次提到隋侯之珠,是因为陈文哲对它现在的功能,太满意了。

它是真的进化了,不再是原来只能看到回溯之物跟前发生的事情,而是能让陈文哲看到这件东西引申出来的所有历史片段。

据陈文哲推测,现在隋侯之珠要是启动回溯,就只是需要一件坐标物。

通过这件坐标物来跨越时间长河,读取留存在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微小片段。

这种能力,明显更加好用。

所以只是回溯了当年一份图纸,陈文哲就看到了很多他想知道的事情。

比如高岭土的处理,瓷胎的制作,瓷器的烧制过程,特别是烧成温度。

最顶级的瓷器,从来都不容易烧制,就算是毛瓷也不能例外。

陈文哲就清楚的看到,当年烧制毛瓷可真不容易。

比如,“7501瓷”的烧成温度在1390c1400c之间,高低都不成器。

当窑内温度达到这个温度后,一旦加煤时有冷风吹入炉中,就容易“倒窑”。

窑炉在烧成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倒窑事故,使生产不得不停下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造成烧成过程中倒窑事故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潮塌倒窑,另一种情况是焙烧倒窑。

毛瓷烧制失败,很明显是因为后者。

看着一窑的瓷器毁于一旦,当时的技术人员心理压力特别大。

不要说当年,就说现在,如果出现倒窑,就会一次损失大批精心制作的瓷胚。

不说浪费的人工、精力,就只是浪费的高岭土,就足够让人心痛。

也是看过了当年的烧制过程,才让陈文哲有了足够的自信。

要不然,他还真没有太多的优质高岭土来浪费。

毕竟现在不是以前,以前以国家的力量,才能弄到大批量高岭土。

他呢?现在他能买到一批就很不错了,哪里舍得浪费?

在这一方面,陈文哲的优势太大,他只要多看一看当年那批大师是怎么烧制的,就可以避免踩踏太多的巨坑。

这就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好处,他只要虚心学习,很多可见的巨坑,他都可以避掉。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只要是得到好东西,他回溯之时都看的比较仔细。

而这样一来,就比较耗费时间。

因为回溯看到的画面,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比如制作瓷胚,每一件制作成功,需要耗费多少时间,陈文哲就必须回溯多少时间,一点都不能省略。

幸亏有时候他在梦中,可以使用一梦千年的神通,让他在梦中沉浸式体验。

睡一觉,就可以经历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

最多的一次,他感觉接连烧制了好几年的瓷器。

谷滺

这难道不是神通?而且是十分厉害的时间神通吧?

有时候陈文哲甚至在想,他这也就是生错了时代,如果是在神话时代,没准他也是时间之主一类的大能高手。

有着一件强力的作弊器帮忙,对于掌握毛瓷的烧制,还是很有好处的。

比如在釉下彩的屡次试验中,釉下红色在1400c窑温时就开始出现龟裂。

现在他知道了,以后烧制毛瓷的时候,就可以避开这个大坑。

而当年的一大批大师,在特殊时期执行特殊任务,只要掉进这些坑里,就有人因此遭受处分。

当时整个研究所里压力重重,相关人员只好上报,请求再延长一些时间交货。

当时上方领导只同意延长20天,并表示,如果完不成任务就要军法从事。

所幸在全所的努力下,总算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了任务。

任务很重,处罚也很严厉。

但是通过回溯,陈文哲确定,研制生产“7501瓷”的那段日子,有些媒体报道过的生产“7501瓷”时有军人守在研究所,由军代表实施军管,很显然这种说法纯属误传。

看到最后,陈文哲确定毛瓷价格高,肯定是有原因的。

因为最后实际生产出的合格品,只有4200余件。

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自1975年初受命研制“7501瓷”,至当年8月底,共烧制了22窑产品。

实际成品4200余件,包括两种花面的釉下红梅、釉上水点红梅、釉上水点桃花、釉下对画芙蓉花与竹叶等5个花面,共34個品种。

其配套方式极为特殊,釉下红梅专用瓷5组合为一套,计92头,其中一组47头餐具、1组13头餐具附件、1组13头书房用具、1组13头茶具、1组6头观赏器。

其式样简洁、典雅、端庄、稳重,线条流畅优雅。

当年精挑细拣出了最好的10套精品,分装成10个箱子,当年9月分配给神都中海4箱、南湖警卫接待处2箱、西江“828”3箱和相关人员1箱。

之后,留下的残次品瓷器全部打碎,同时销毁设计图纸。

因研究所副所长请求将剩下的部分“7501瓷”留在该所作科研用,并还提出保留一套图纸。

因此,余下的“7501瓷”得以保留下来,暂时存放在研究所。

1978年,一位领导再次来到研究所时,提出希望研究所为伪二代同志制作一批专用瓷后,研究所才将库存的“7501瓷”作为锋专瓷,补缺的同时,再增加一些新东西。

因此,在接受任务的3个月内,就将需要的锋专瓷生产任务完成。

后来,许多不知情的人,将华专瓷称为“7801瓷”。

而陈文哲先前明显也是其中之一,他也以为“7801瓷”和“7501瓷”是不同的。

没想到,看到最后,居然发现,它们还真就是不同的。

这也是没办法,虽然品质上“7801瓷”就是“7501瓷”,仅仅是补充了两样新的瓷品。

但是,两个批次的作品,毕竟其主人是不同的,再说,后来制造瓷器的人,也有所不同。

还有,当时烧制“7501瓷”的时候,一批不合格的瓷胎,这个时候就因为任务时间太短,就再次启用。

当时也许看不出多少差别,但是后来就不行了,因为有人会拿后来出库的一批,跟第一批次的作品相比较。

比较的结果呢?不用多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