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伐呂宋(一)(1 / 2)

加入书签

1641年1月17日,吕宋,马尼拉海湾。

近两百多艘大小船只围聚在马尼拉港口外的海面上,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一周时间了。郑芝龙与汉洲的联合舰队始终无法打进港口,在码头炮台和五艘战船密集的火力攻击下,陆续损失了二十多艘小船,百多水手后,舰队上下已然放弃了直接攻入港口的打算。

但是,当郑芝龙部登陆官兵绕开防守严密的码头区域,转而在其他地方登陆时,又遭到西班牙军队的迎头痛击,损失近两百人。

未几日,郑军又在远离码头数公里的地方偷渡上岸,行进至半路,又遭到西班牙军队的拦截,几排火枪攒射,使得郑军大溃,武器丢弃于野,亡奔至登陆点,最后依靠海边的战船炮火掩护,才不至于被西班牙人赶入海中。

昨日,郑军主帅副总兵杨耿发狠,将登陆部队一份为二,在马尼拉港口左右两侧两公里的地方同时展开登陆。

这一次,可能是考虑到自己兵力的不足,西班牙人没有再派出部队拦截郑军登陆行动。但是,待两边的登陆部队集结后,穿过茂密的树林来到马尼拉港口时,却发现西班牙人在港口两侧各筑有一座堡垒,还临时修砌了两道胸墙,从码头一直绵延至马尼拉城附近。

虽然后续登陆部队不断汇聚在码头两侧,但面对这种堡垒加护墙的防御工事,郑军顿时有些坐蜡,不知如何应对。

他们试探性地发起了一次进攻,但在西班牙人的火炮和火枪的打击下,连护墙都没摸到,丢下数十具尸体,退回集结地。

在仔细观察了一番西班牙人的防御设施,登陆部队主将程学恩认为,在没有火炮的掩护下,他们是没法攻破码头两侧的防御。立刻将这里的消息汇报给船上的副总兵杨耿,请求拖运火炮登岸,以为支援。

“说说吧,接下来该如何进攻?”一艘大船上,郑军副总兵杨耿端坐在前首,目光梭巡着在坐的十几位郑军将领,顺便瞄了一眼边上坐着的汉洲副统领齐大江。

“程学恩来报,西夷凭持坚垒,又有火炮轰击,急切之下,恐不能克之。”参将徐广达说道:“但若要拖运火炮上岸,啧啧,登陆地方皆是丛林沟壑,这火炮弄到岸上了,也没法拉到码头附近呀。没说的,咱们还是要先攻占码头不是?”

“码头炮台林立,加之又有西夷大船五艘,若是强行进攻,可是会损失不小。”一个水师游击摇头说道:“即使攻占了码头,对方还有几座堡垒堵在那里,我们仍旧无法安全登陆。”

“难道我们要一直围困这里?”另一个水师游击说道:“要知道,我们带来的补给可是不多,在海上漂上两三个月,不用西夷出击,我们自个就得返回台湾了。”

“但若是一战损失太大,不好向都督大人交代呀!”另一个泉州参将说道。

“齐统领,你们汉洲曾攻过呂宋,你觉得我军该如何破这马尼拉城?”杨耿转头问齐大江。

“俺们汉洲也没攻过马尼拉。”齐大江摇头说道:“不过,俺听说,这马尼拉城为西夷经营数十年,城防甚为严密,不易攻取。加之,西夷必将吕宋各处人马齐聚城中,即使运来攻城重炮,也未必能下。”

“那我们总不至于无功而返吧。”杨耿听了齐大江的话语,心下有些不满,听说攻打吕宋,就是大都督听信了汉洲人的建议,才准备了数月时间,跨海来攻。如今,一万多人,攻而不克,簇聚在马尼拉港口外,徒耗时日和钱粮。

“马尼拉是为坚城,但吕宋其他西夷控制据点,必然空虚。”齐大江又说道:“距离马尼拉港约二三十里的西南方向,有一地名为甲米地,曾为西夷造船场所在。那里扼守整个马尼拉海湾,可以封锁西夷船只进出通道。不若,我等分兵将其占领,然后以大批船队据此为基地,封锁围困马尼拉。同样,我们陆师绕过马尼拉港口区,也以此为攻击出发地,然后行至马尼拉附近,建立营地,围困西班牙人。”

“那甲米地往马尼拉方向可有道路?”

“有道路通往马尼拉城,虽然不是甚为平整,但多弄些牛马来,也能拖运火炮与辎重。”

“围困西夷,封锁吕宋,我等补给恐难以持久。齐统领,可有何教我?”杨耿点点头,随后又问道。

“吕宋岛上土人部落无数,且多为西夷征服纳贡,以为根基。我们上的岛来,自然要拿这些附夷土人部落开刀,所谓因粮就敌。”齐大江笑着说道:“破了部落土人营寨,不仅可以夺得物资补给,以助我等持续围困西夷,还能趁此剪除西夷枝叶,为你们郑家后续统治此地,奠定基础。”

在座诸人听罢,均是点头称是。以后夺了吕宋,可不就是以后凭此为众人诸多退路之一,自然要好生经营。现在既然攻到岛上来,正好可以先清理一番,让岛上的土人提前认识到,这里的主人要换了!

———————————

“大头领,圣佩德罗和圣罗莎两地的西夷真的都退了。”葛平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脸上露出喜色:“听说,是我们大明的军队攻过来了。”

“我们大明的军队?”程光银神情一滞,脸上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大明的军队怎么会打过来?你……确定了吗?”

“没有。”葛平摇摇头说道:“捉了几个土人,他们说是大明攻过来了,西班牙人全都缩回马尼拉城了。被他们攻占的据点也全部放弃了,想来应该是真的。要不,我带着人去马尼拉附近探查一番,确认一下,是不是我们大明真的打过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