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帝国的各方面的改革(1 / 2)

加入书签

三个月之后,帝国各行各业的人都聚集在了帝都之内,整个帝都再一次人满为患。好在有上一次的教训,帝都之内也多了许多的客栈,也不算太过拥挤。

这一次实际上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只是短短的三天时间,帝国的十万余座各类矿场便被分配一空。当然,一些特殊矿场帝国并没有拿出来,都是由帝国自己开采的。而采矿业实际上也并非一个单独的产业,和其他的一些方面还是有着不少的关系的。所以为了应对未来的情况,六部尚书纷纷给萧漠上疏请求对其他的一些行业进行改革。

深思熟虑之后,萧漠便首先对制造业下手了。制造业包含的东西很多,比如说陶瓷、琉璃、造纸、织布、酿酒等民用为主的制造业,又比如说制甲、武器、造船等军用为主的制造业。这些行业之前绝大部分掌握在帝国的手中,尤其是涉及军用的那些,民间是基本很少参与的。帝国并不禁止民间持有刀剑一类的近战武器,但是禁止弓弩和甲胄出现在民间。

所以一些人便会从帝国缴获的战利品之中收刀剑之类的武器,部分铁匠铺也会打制这些武器。

不过这些掌握在帝国的行业基本上是挂在了工部的将作司之下,之前还好,百姓的生活质量还算可以,人数也少,依靠工部将作司是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的。但是现在不同了,帝国扩张得很快,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单纯的依靠将作司满足不了百姓的需求了。虽然帝国各地也出现了一些私人的作坊生产民用类的商品,但是萧漠还是觉得太慢了。

帝国之内,一些人有技术但是没钱,所以就没有开设作坊。一些人则是有钱没技术,只能望洋兴叹。有钱又有技术的人在帝国终归是那么一小撮人,这些人也将自己的技术敝帚自珍,不肯拿出来。

于是萧漠便下令:“将作司将所有民用的生产技术和资料公布到功勋殿内,民间可自行兑换生产。若是没钱,可以向各地官府申请最高一千金币的贷款,官府要大力支持,这笔钱必须在五年之内还清。否则帝国将有权没收其作坊以及其名下的财产抵债。军用的技术严格保密,日后将作司全力生产军用装备。”

这则消息一出,帝国的一部分便动了心思。然而最让他们关心的还不是这个消息,而是之后的一个关于畜牧业和渔业的消息。帝国的畜牧业规模并不小,一般集中在帝国的北部。那里有成片成片的草原,所以是最适合畜牧业的地方。在之前,帝国的畜牧业是挂在民部农务司名下,由农务司统一管理。

但是现如今,帝国需要一个新的部门专门管理以及负责这些事务,民部的新生部门畜牧司也应运而生。畜牧司司长任荣(原名野利任荣)走马上任。萧漠亦将畜牧司的职责做了调整,畜牧司不再如同以前那样养殖各种牲畜,而是转型为指导养殖。畜牧司会将原民部下的草场和牲畜统统变卖民间,之后指导民间养殖牛羊马匹之类的牲畜。

在大荒帝国,畜牧指的是可将动物驯化养殖并且利用的一项事业。包括常见的牛、马、羊、猪、狗、驴、骡等常见的牲畜和鸡、鸭、鹅等常见的禽类还有许多不常见的禽类畜类。这些事物最后都归新设立的畜牧司负责指导百姓养殖以及收购,畜牧司需要制定一个收购的标准,不能太高,否则会无人去做,也不能太低,否则收上来的用处不大。

这些牲畜交由民间养殖有许多好处,首先便是人手的问题。一开始帝国需要招募大量的人手去为帝国养殖,除了养殖牲畜需要的支出之外,帝国还要额外支付那些工人的费用,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若是转为民间,帝国将可以节省下那一大笔的支出用于其他方面。而且也能够更加促进工人的积极性。

萧漠打算是先由各个牧场招募的人员竞争购买牲畜和租借草场,到时候,牲畜是他们自己的,牧场他们有十年的使用权,中间可以要求退回牧场。就算是给他们这些年辛苦付出的一点回报。毕竟新的措施一旦下达,那么这些人失业是必然的事情。而且都已经干了这么多年的畜牧养殖了,必然要经验老道一点。之后剩余的再向民间开放,这一次萧漠不打算如同上一次采矿业的改制一样,允许官员将领参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