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时机(1 / 2)

加入书签

搅动整个武昌局势,势力滔天的左军,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土崩瓦解。

如今清军从九江进逼武汉三城,三方对峙势力之中,顺军最弱。

左军投降的消息传来不久,顺军受东线清军的威胁,不得不率军离开武昌,继续向南撤退。

顺军撤走之后,华夏军独守汉口,面对汉阳和九江两个方向的清军,顿时压力大增。

崔子义等人一再劝说万军暂且撤退,华夏军实力不够,避开清军锋芒。

不过万军异常坚定,“绝不撤退!只需要再等一到两个月的时间。”

“等什么?不出半个月,胡人就要从九江打过来。”

满清席卷天下之势已成,如何能够撼动,这个所谓的天命呢!

就在万军等人焦急之时,有兵回报,南昌的信使到达汉口。

万军在汉口的守备官邸见到了来人,几个亲卫簇拥着一须发花白的老者,只见此人身材清瘦修长,穿着十分普通,俊眉朗目,长须至胸。

万军打量着来人,此人也打量着万军。

“想不到,将军竟然如此年轻。”

万军看这人谈吐不俗,问道,“敢问老先生是?”

“老夫袁季通。”

历史上的袁继咸,字季通,左良玉拥兵东下时,袁继咸前往芜湖,说服左良玉停止南下,返回和顺军作战收回武昌,后来左良玉病死军中,被左梦庚诱入军中软禁,随即左梦庚降清,将袁继咸献给清军邀功,不久袁继咸因拒绝降清,以身殉国。

袁继咸极有民族气节,与文天祥、谢枋得并称为江右三山。

万军立刻猜到袁继咸来的目的,急忙笑道,“失敬失敬,能有幸见到袁总督,不虚此行啊!”

袁继咸闻言面露诧异之色,不过却未多问,行礼道,“不敢当,老夫能够从左军营中全身而退,还要多谢将军。”

万军记得历史上的这件事,让人暗中去袁继咸营中预警,好歹救下袁继咸,还让左军分裂成两部,也算是改变历史的连锁反应。

历史上清军阿济格部追剿李自成到九江,左梦庚诱骗袁继咸到军中软禁,随后率八十万左军向清军投降。

如今由于万军的出现,华夏军突然在商山之中崛起,阿济格部进展不顺,只能缩在汉阳城,左梦庚诱骗袁继咸不成,反而左军分裂成两部,投降清军的兵马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万军摆手道,“袁老先生客气了,我不过是指出了端倪,能够分化左军,绝地反击,还是袁老的手段高明啊!”

赞赏之词,总是与说话之人的身份地位成正比。

袁继咸虽是久混官场,可作为出使身份,听到万军这一番话,仍是身心舒坦,抚须笑道,“将军言重了。”

崔子义早已命人摆了酒宴,万军拉着袁继咸,和一干人等齐齐入席。

“袁老先生远道而来,略备薄酒为老先生接风洗尘。”

袁继咸与万军等人端了三杯酒,放下竹箸,看着万军道,“三巡酒已过,将军该说正事了,季通此来是有要事相商。”

见万军等人都放下筷子,袁继咸面色凝重几分,缓缓道,“如今山河残破,胡虏饮马江南,正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之时,不知将军打算如何?”

万军反问道,“不知袁老先生有什么要教我的?”

袁继咸来时,已经在心中不知推演多少遍,万军这一支兵马起兵到如今,战绩也风闻一二,在商洛山中和伪顺的兵马作战,迫使李自成不得不转走洛南县,在黄沙岭被清军追杀的十分惨烈。

后来南下荆襄之时,又在双沟镇大败清军,再到汉口力挫清兵。

伪顺和胡清都是大明的敌人,想来万军就是大明的朋友,虽然兵力强悍,可能以后皇帝无法掣肘,不过目前显然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袁继咸隐隐感觉,如果想要挽大厦之将倾,似乎非这一支兵马不可,这也是自己坚持亲自出行的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