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第一发火箭炮(1 / 2)

加入书签

江家村的位置恰好位于两条河之间,东边的赤松河往东南流向桑树坪,西边的黑漆河往南流向王家楼村,两边都距离了江家村好一段距离。

平日里江家村有一条小河沟通到赤松河,如今从四月以来,天气一直久旱不降雨,小河沟的河床比赤松河里的水位还高,水就流不到江家村里。

村民们从半个月前,就已经陆续的开始挑水,如今愈发干旱,缺水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第二天,万军带人查看了周边的情况,赤松河这边,河道不宽但是水深流急。从江家村本来就有一条半米宽的水沟通到河里,只要修一个大水车,借着河水的冲击力,就能把水送到水沟里,不过输送的水量有限。

西边的黑漆河水量大,但是河床宽阔,水流缓慢,可以考虑在西边也挖出一条水沟,两边同时采水。

查看地理之后,万军定下了救旱灾的办法,便下令把华夏军士兵都集合起来,开始在江家村西侧开掘水渠,又把青壮百姓都组织起来,以十人为一队,配合华夏军士兵施工。

万军又派人往桑树坪、王家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查看旱情。

桑树坪就在赤松河边,旱情最小,情况最好,其他几个村子多少都有些旱情,只是没有江家村如此严重。

旱情严重的田里,大半的土地龟裂,秧苗已经枯死大半,一小部分若是灌水及时,还有抢救的可能。

周边几个村的族长听到消息,知道有人帮忙救灾,亲自跑来江家村找万军求救。

万军把华夏军士兵分成几个部分,安排到各村协助救灾。

华夏军士兵分派出去后,万军在田陇上看着枯黄的庄稼,几百名华夏军士兵已经开动,正在远处开挖水渠。

大明末年的小冰河气候确实反常,可是缺乏基层组织力才是天下崩坏的元凶,若是及时组织军民抗灾,事情不至于崩坏到天下大乱。

只是许多本来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变成了官僚士绅善举爱民的行为。

许多士绅出钱修个便民桥,百姓就会感恩戴德称之为善人。

可是大明末年,各处兵荒马乱,谁还会在意这些人的生计。

这些百姓是最纯朴善良的群体,你对他好一分,他便对你好十分。往往他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

万军把华夏军士兵派到各村,帮助他们开挖水渠抗旱,各村百姓纷纷把自己藏着舍不得吃的食物都拿出来,做饭给华夏军送到田地里。

万军突然发现,自己的后勤保障系统几乎为零,本应该在每个连建立的炊事班被忽略了。

大队人马还是和在山寨中一样吃着大锅饭,往常许多人已经吃完饭了,其他人还在排队等着打饭。

如今把人派出去之后,华夏军各队后勤保障几乎没有,派出到各村救灾的华夏军部队,如果不是有百姓全力供应,这次救灾行动几乎胎死腹中。

救灾行动和教导队训练同时进行,万军把大队华夏军派出去以后,营地里后勤压力小了很多。

趁着这救灾的机会,检验一下队伍的军纪也是极好的一件事。

如此一连六日,教导队的训练宣告结束,许多教导队成员都显得精干了许多。

只是七天还是太短了,想要打造一支现代兵马,还需要很多功夫。

万军忍不住感慨,像这样的亲自带人训练,今后怕是做不到了,这几日整个队伍的事情都已经停滞了。

王立辉这几日过来,几乎每晚都会来找万军,询问关于火箭炮的细节问题,可是因为教导队训练之事,万军每次只能赶着时间简单说上几句。

还有许多琐事,万军都压到训练结束。

如今教导队训练终于结束,万军下令所有人休整一日。

第二日万军宣布整编计划,以张午阳为第一营营长,李文龙为副营长。桂东良为第二营营长,常建为副营长。何初一为第三营营长,覃浪为副营长。包括连长副连长,各排排长在内,万军用一张大纸把名单写出来,贴在营寨里公布。

对于未被选中的其他人,万军记录在册,下一次扩军时,这些人就是现成的指挥官人选。

各村经过几天的紧急救灾,看着华夏军协助修建的水渠,基本上缓解了旱情,挽留了大部分的秧苗。

派出去帮助抗旱的华夏军,完成任务后,陆续返回营寨,按照各营连开始整编。

再次归来,感受到百姓前所未有的热情,这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让许多华夏军士兵颇受激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