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孟达逼刘璋(1 / 2)

加入书签

刘备从荆州入蜀,唯一的路线就是沿长江逆水而上,经过夷道(现在的宜都),夷陵,秭归,到白帝城(现在的奉节)。

而这一段长江水路,就是著名的长江三峡地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是对这一段长江的生动的描写。

道路非常的险峻难行,常常是在弯弯曲曲山道上走了一整天,还没走到山顶,等走到山顶,又要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走一整天,才能走到山下,然后再上山,再下山……

刘备的大军,用了十几天的才走到夷陵。好在有吴懿在,夷陵守军开城将刘备大军放进城里,好吃好喝休整了一天。第二天要起程时,吴懿接到了吴班送来的六百里接力加急报告王嵩已经兵临江州,希望刘备尽快赶去江州。

刘备见信后,正要催动大军快速赶路,却被诸葛亮给拉着了。

诸葛亮拿出地图,对到备说道“从夷陵到江州,还要经过秭归,白帝城,朐忍,临江,平都,枳县,总共千多里路程,加上山道难行,没有十多天是赶不到江州的。现在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如果刘璋坚持不了十天,我们该怎么办?”

刘备立即醒悟过来,对吴懿道“刘刺史兵力紧张,可将夷陵守军召回江州,夷陵由我荆州军代为守卫,你看如何?”

吴懿早已暗中投靠了刘备,立即以益州别驾的身份,调走夷陵守军,然后留下马良领五千人驻守夷陵。

刘备此举,旨在为自已留下撤退的后路,不能将后背交给别人,因为万一战事不利,夷陵守军投了王嵩,那他刘备退路断绝,很可能就回不了荆州了。

这也是诸葛亮为人非常谨慎的体现——自己的退路,绝不能交给他人!

……

接下来的秭归,白帝城第地方,刘备与吴懿合作,也一样参照夷陵的做法。

刘备援军所到之处,关卡已经归了刘备控制。这哪是什么援军,分明就是入室的强盗而已!

在刘备还在夷陵时,王嵩的十几万大军已经逼到了江州城下,江州城内,鸡飞狗跳,一片混乱……

费观虽然忠心,但本身只是个半吊子谋士和半吊子武将,好在有杨怀和孟达两人支持,经过半天时间的混乱之后,城防兵力部署倒也安排好了,城内也开始实施戒严,不许百姓随意走动,整座城市,开始实现军事化管理。

刘璋走上城头,看到士气高昂,杀气盈野的王嵩军队,吓得浑身发抖。

费观见状,便安慰刘璋道“主公勿忧,孙子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我军兵力与敌方大致相当,城内粮食丰足,可供二年之用,只要不主动出战,凭借这十几万军队,守上一年也不用担心城被攻破。”

孟达在旁边道“有十几万军队守城,倒是不用担心王嵩短期内攻破城墙,只是城内民心不稳,须防奸细。

主公的亲卫队新兵较多,需要仔细甄别重组。我建议将亲卫队分成两队,一队为内卫,由五千最精锐最忠心的亲兵组成,专职负责主公及主公家人安全。剩下一万五千人为外卫,负责百官安全及维持城内戒严。”

刘璋一听,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当即答应孟达对亲卫军的改编建议。而孟达则乘改编亲卫的机会,将自己能完全掌握的兵力安排进了内卫,完全掌控了刘璋及其家人的“安危”。

王嵩大军来到江州城外五里下寨,连绵十几里,第二天,华雄和张绣领三万大军赶到,声势更盛。

华雄领降将邓贤和张裔拜见王嵩,王嵩给邓贤和张裔都官升一级,让其仍然率领本部人马,二人见王嵩对自己信任有加,亦心怀感激。

随后,王嵩又向张绣引见了大师兄张任。至此,与童渊和杨彦有弟子名份的师兄弟全部聚拢归位,分别是大师兄张任,二师兄张绣,三师兄王嵩,四师兄赵云,五师弟王凯。五人都是武艺高强且深通兵略之人,戟神李彦与枪神童渊,因五位高徒而名声大噪。

大军扎营完毕,王嵩亲书劝降书一封,让张任用箭射入城内。费观接到箭书之后,交给主薄张肃。张肃现在最怕的就是刘璋投降王嵩,因为刘璋一旦投降,王嵩必定找张肃为张松报仇。

所以,张肃便与费观商量,为避免刘璋心思动摇,将王嵩的劝降书隐而不报,因此,刘璋和其主文武官员,也都不知道王嵩有对刘璋劝降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