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技术帝(2 / 2)

加入书签

踩着脚下的土路,聂尘注意到道路是夯了基础的,用碎石预先平了一层,再在上头垫的黄土,这种道路可以承受重载马车牛车的碾压而不会损坏,不至于几个月之后就坑坑洼洼难以通行,连这种事都做得很细致,看来郑芝龙在鸡笼没有闲着。

安步当车,走了好几里路之后,终于在一片山坳里望见了火药场的门。

“火药场选址很费神,即要交通方便,又要远离市镇,必须有水源,还不能太过偏僻,否则从山里运出来的矿石和燃料要送进去就要多费周折,我们在鸡笼山中转了很久,最后才选中了这里。”

这回换陈衷纪走到了聂尘身边,但他不忘把郑芝龙也拉进对话里头:“这里能成为火药场的最终地址,郑老大起了最大的作用,他拍板修的这条路,否则山谷里条件再好,没有道路过来,也等于白搭。”

郑芝龙呵呵笑着,没有说话。

“接着说。”聂尘抬头看了看山坳两侧,是两堵极高的山崖,山崖上头树木葱葱,无人居住,就算山坳里头炸得惊天动地,也不会让外面受到半点损伤,大自然就能把所有的爆炸伤害解决在山谷里头。

而一侧山崖上,有一道急促的溪流潺潺流畅,几乎是以瀑布的形式从上倾泻而来,水源充足,地理条件极其优越。

聂尘不禁对陈衷纪刮目相看,能找到这里,看来着实花了功夫的。

沿着新铺就的土路进入山谷,一道木头栅栏组成的墙就拦住了去路,墙头有道门,门上有望楼,几个团练模样的年轻人正在门口站岗,远远看到人群过来,忙开了大门。

“这些都是团练,每日会有一个百户负责整个鸡笼的守卫,九个百户轮流出差,这样不会过分耽误农事,也能解决团练缺人的问题。”郑芝龙在聂尘身后说道。

“人口还是太少,若能再增加一倍就好了。”聂尘深切体会到人口匮乏的严重性,不到万人的数量,根本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迫在眉睫的开矿、伐木、开荒,每一样都需要人,人口不足,就很难大规模铺开。

“颜大哥过海已经去了半个多月,想必下一批移民潮很快就会来到,大哥不用心急。”郑芝龙宽慰道。

“光靠颜思齐,也不够。”聂尘脑子里突然想到了什么,辽东皮岛上的一幕幕一下在脑海里闪现,他刹那间有了新的办法:“先不要说人口,陈衷纪,你接着说。”

“是。”陈衷纪走在前头,朝门口的团丁点头示意,几个团丁畏畏缩缩地望着居中的聂尘,他们头回见到鸡笼的正主,有些紧张。

但更多的是好奇,毕竟聂尘看起来跟他们一般大小,甚至还小几岁,怎么就这么牛逼了?

在这些团丁的目光中,聂尘等人步入山坳。

山坳呈“丁”形,拐过一个弯之后,火药场的真容才显露出来,这是一片葫芦状的谷中平地,小溪从谷底边缘流过,靠着山溪,建了一片房屋。

这片房屋边上,那座巨大的水车最为吸引人的眼球,聂尘足足盯着它看了好几分钟。

“这是用来给里面的研磨棒提供动力用的,卜加劳先生说,有了水力,就不用牲口了,可以把牲口腾出来去耕地。”知道聂尘在看什么,陈衷纪忙道:“山谷那一头通往山林深处,筹备中的硫磺矿、硝石洞和木头砍伐地就在里面。”

“这样的规划的确方便。”聂尘左右看了看,脚下的土路在山谷中延绵曲折,弯弯拐拐的一直通往谷地那一边,隐入林子间不见了:“只是水车做动力可不容易,大明朝有这技术了?”

“大明好像没有,在我们老家,水车一向只是用来抽水的,没听说过还可以拉动大机器。”陈衷纪道:“这都是卜加劳先生来布置的。”

得一卜加劳,等于得了一个科学家啊。

聂尘庆幸地暗暗感叹,心想等他下次再来,是不是干脆把他绑了,养在鸡笼当马仔?

不过这么干得不偿失,只是当笑话想想。

房屋外面,是一片大空地,搭了棚子,用来堆放从山里采集来的原材料,这些材料会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才能使用,房屋里有很大的面积是提供给这些材料的加工场的。

“走进屋看看。”

绕过这些材料加工区,在一圈厚实的石头墙壁里,聂尘看到了真正的火药工场。

工场里面,摆满了木质和石质的长槽,有点像巨大的饮马槽,听陈衷纪介绍,这不是饮马槽,却是用来研磨捣碎成品硝石、硫磺的工具槽,捣碎的工具是铜制的棒杵,棒杵大如梁柱,吊在房梁上,一个个的重达百斤,拉动它们一定是个体力活。

长槽之后,就是用来搅拌原料的巨大擂钵了,擂钵石质,有点像百姓常用的水缸,但大了几十倍,放在屋子中间像个巨大的浴盆,这样的浴盆有十六个,相应的,竖在擂钵上面、用来搅动擂钵里面材料的搅拌棒,也有十六根。

这些巨大的搅拌棒都粗如一个人的躯干,要想推动它们动起来,起码要一头牛,但现在这里没有牛,只有一些巨大的齿轮将它们连接在一些轴上,传递轴又与外面的水车相连,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力链条,将水力充分地利用起来。

“搅动是最紧要的一环,若是搅动不均匀,力道不稳定,不但不能拌出高质量的火药块,还容易引起爆炸。”陈衷纪的声音都有些紧张了,仿佛进了这里,他就神经发紧,说话时声音都放低了不少:“卜加劳先生说,现在红毛鬼那边最新的火药是颗粒状的,造出来能在炮膛、铳膛里快速燃烧,比以前惯用的粉状火药效率高出不少,而要造出颗粒火药,必须用湿法搅拌,这就更费力了,要不是有水力可用,畜力很难做到,所以卜加劳先生才是这里功劳最大的人。”

“现在是,不过将来不一定是了。”聂尘笑着,他刚刚想把卜加劳绑起来圈养,但转头就想到了更好的主意:“我要请他的人过来教书,编写教材,让我们的孩子识文断字之后,能跟着他们学知识,将来成为我们自己的卜加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