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腾空的庇护所(1 / 1)

加入书签


溪流经过一处拐角,水势缓慢下来,在其蜿蜒的一侧,泥土上长满了伞盖一般的鱼腥草。

毕方用树棍按压,将鱼腥草内的虫蚁全部惊走,抓起一把,抖落泥土,然后在溪水边濯洗干净。

一旁的李昂纳多也有模有样的照做,而且更加小心,手中的树棍更长,超过了两米,并且往往要敲打上三四次才敢靠近。

经过竹叶青,白肢野牛,红龙蜈蚣的一系列摧残,李昂纳多都有些神经衰弱了,生怕这堆杂草一样的东西里突然跳出什么来。

这才第一天啊,就遇上了这么多危险生物,要知道毕方还有在这里生活二十天,练出铁器来,指不定能冒出什么东西来。

真能做到吗?

观众则差异于毕方寻找药物的速度。

这还不到半小时。

“因为我寻找的目标就是容易寻找的植物,真要清热解毒的话,有很多植物都能做到,但野外求生,我们需要寻找的,便是随手可得的,或许效用不是最强,但一定是最容易寻找的,就像是路边随处可得的狗尾巴草。”

毕方将鱼腥草头顶的叶子摘去,只剩下中间的茎秆,毕方直接送入嘴中咀嚼,嚼碎后吐出,敷在了已经清洗干净的伤口上。

“吃起来有股淡淡的中药味,但还是不错的食物来源,我们可以把它多收集一些。”

毕方和李昂纳多两个人挖了许久,将两个漏斗包装满了才罢手,中间李昂纳多也尝试一番。

可惜的是,似乎他就是毕方所说的那种极度过敏的人。

刚吃了一口,就觉得恶心想吐,一股极其强烈的鱼腥味在口舌间缭绕,比起毕方的不适感还要严重。

好歹毕方只是感觉有股淡淡的中药味罢了,并不是无法下咽。

“我可能不适合野外生存。”李昂纳多自嘲了一番。

吃了几口填填肚子,毕方身上已经挂满了植物做的漏斗包了,一共四个,里面装满了半天来的所有收获。

毕方当着观众的面清点了一番,最大的一个里面装满了红色的土粉,里面还塞了几块锋利的石片和木炭。

另外两个包则是装满了刚刚采摘的鱼腥草,作为储备食物。

其中一个还压着一块乳白色的囊袋,状似气球,那是竹叶青的胃袋,里面装着的是水。

最后一个小包里装的东西就比较危险了,是几截见血封喉树的树枝,鲜嫩翠绿,被掰断的一头还纷纷冒着乳白色的树汁。

看起来和寻常树木没什么不同,那观众知道,就是这东西,剧毒无比,碰一下非死即伤。

如果溅入人的眼中,眼睛会立即失明。树枝燃烧时放出的烟气,也能把人的双眼熏瞎。

涂在箭头上,一旦射中野兽,3秒钟内就能使野兽的血液凝固,心脏停止跳动。

也是毕方半天以来最重要的收获,在树枝周围,则是塞满了不知名的杂草。

那是毕方收集树枝的时候,在见血封喉树四周采集的,李昂纳多也不知道那些杂草有什么用,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小草,他只当是用来包裹树枝,避免划伤中毒的。

“这是见血封喉树的解药。”

毕方似乎看出了李昂纳多的疑问,特意解释了一番,找到见血封喉树的时候,只顾着挖下面的泥土了,附近的解药只采集了一些,并没有来得及解释。

“解药?”

“箭毒木虽然有毒,却是有解药的,它就是红背竹竿草,是箭毒木的唯一解药。”

毕方将这个包里的小草拿出来,展示给屏幕前的观众看,一株有数片叶子,四周满是细小的毛刺。

“如果是栽种的箭毒木附近可能没有,但野生的附近几乎一定会有,就生长在箭毒木周围,看起来和普通小草没什么两样,只有少数彝族老人可以辨认得出来。”

“这应该也是万物相生相克的原理吧,至于是不是毒物的七步之内必有解药,我就不清楚了,但不太可信,能传出这种话来,应该是幸存者偏差。”

就这四个背篓,就包含了食物,简易工具,生火物品,和防身手段。

足见半天来,毕方的收获之丰富。

就是建议的漏斗包还是不太够用,太小了,需要寻找一些其他材料,制造一个大点的背包才行。

“接下来就是要搭建庇护所了。”毕方看了看四周,小溪虽然不宽,只有三米左右,但上方也没有大型乔木。

四周树盖虽然探出一大截,却还是有一道大缝,透过这道缝隙,金色的阳光第一次彻底的透露到密林之中。

李昂纳多抬起头,终于看到了太阳,那种身处密林之中的恐惧,一下子就消解大半。

似乎呼吸都通畅了很多。

虽然原始雨林中不是完全黑暗,还是能看清事物的,可那股子幽深的压抑怎么都消除不了。

哪怕知道自己在直播,还是没法消除恐惧。

看看一旁依旧怡然自得,短短半天就在危机四伏的丛林中如鱼得水,似乎外界环境根本无法影响到的毕方。

真正的强者啊。

“走了,没什么好看的。”毕方并不知道李昂纳多心里在想什么,拍了拍对方肩膀,准备寻找一处好地方作为今晚的营地。

等做完营地,再搞两根木矛,试试看能不能在溪流中捕捉到鱼充当晚饭,第一天就算圆满了。

“搭建的营地不能离水源太近,那样容易遇上前来喝水的野兽,也不能离得太远,否则每天的补水会是一个大麻烦。”

“许多大型猛兽都有自己的固定活动范围,倘若每天都要跑出一大段距离,留下气味和活动痕迹,反而更容易遇上它们。”

“因此五百到一千米米便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距离,不仅方便取水,我们还可以尝试捕鱼。”

沿着河岸,毕方和李昂纳多刚想离开,却被一簇掩藏在树木背后的植株吸引了目光。

“那是”毕方望着被树木遮掩的长杆,有些眼熟。

带着李昂纳多直接跨越了河流,来到了另一端。

刚进几步,几根错杂的长杆便映入眼帘。

嘿!

毕方喜笑颜开。

观众同样乐了,面前的长杆呈节状,顶上是一缕缕绿叶。

不正是甘蔗吗?

毕方也分外惊喜,没想到鱼腥草附近居然还能找到水果。

甘蔗本就是热带作物,并且食用的历史非常久。

屈原在里这样一句诗:“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意思是家里人聚会,有丰富多样的食品,清炖甲鱼火烤羊羔,再蘸上新鲜的甘蔗糖浆。

从时间上看,在公元前的300多年的战国时期,用甘蔗制作的糖浆,至少是贵族们经常食用的。

顾恺之也有渐入佳境的典故。

“甘蔗?”李昂纳多咀嚼着这个陌生的单词,似乎从来没听过,可看观众弹幕,是一种很收欢迎的水果?

他赶紧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毕方正用石块砸甘蔗的根部,听到这个问题一愣:“甘蔗你不认识吗?”

李昂纳多一脸茫然,摇了摇头。

他在丑国从来没见过这种水果。

很多西方人嗜了一辈子糖,但是却从没啃过甘蔗,甚至连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听到观众的解释,毕方恍然,虽然他对很多荒野有所认识,但这种事还是第一次知道,便解释道:“这种植物叫甘蔗。”

“在华夏是一种很常见的水果,非常甜,不过现在其实不是它的成熟季节,而且还是野生的,能不能吃,味道怎么样还不确定。”

现代食用的所有水果,几乎都是人类经过长时间的驯化得来的。

不仅仅是水果,我们所种植的所有粮食作物最初都是由“杂草”驯化而来的。

就想小米其实是狗尾巴草演变过来的一样。

野生水果,味道堪忧。

毕方不希冀面前的甘蔗有多甜,只希望它能带点味道就好了。

听到面前的长杆是水果的李昂纳多兴奋起来。

居然还能在这里吃到水果?

“甘蔗对阳光的利用率非常高,所以不需要直面太阳也能生长存活,但不充足的日照却没法有效积累起糖分。”

毕方言外之意很显然,日照不充足也能长,但可能不太甜,让李昂纳多不要抱有期待。

“而且有的甘蔗可能是有毒的。”

“有毒?”

李昂纳多吓了一跳,怎么有毒?华夏人喜欢吃有毒的水果?

毕方笑道:“不是甘蔗本身有毒,而是它容易霉变。”

“来之前周馆长和我说过,华夏科学院的专家对版纳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进行过调查,调查里版纳野生有毒植物289种,隶属于属。”

“毒性以小毒植物占大多数,剧毒植物有5种,大毒植物有11种。但是里面可没有甘蔗。”

李昂纳多松了口气,毕方也将甘蔗地步砸得差不多了,两人一起扒出了一根。

“每年都有人因为食用甘蔗中毒,所以我们一定要小心,要看切段后,甘蔗的断面上有淡黄色、褐色、灰色等非正常颜色。”

“闻起来有一股霉味,吃在嘴里有酸酸的味道,或者酒精的味道,这样的甘蔗不能买。”

毕方拿起甘蔗,将断裂的一头展示出来,并没有异样,洁白,汁液丰富。

他掏出石片,开始给甘蔗去皮。

“甘蔗的根部是最甜的,因为它吸收的养分比较多,部分养分会储存起来,多余的部分养分就会化成糖分。”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就有渐入佳境的典故,意思是从头开始吃,越吃越甜。”

毕方将甘蔗根部去皮,掰下洁白的一节递给李昂纳多,自己也直接咬了一口。

入口瞬间,毕方眼前一亮:“唔,是甜的!”

看到毕方也吃了,李昂纳多迫不及待的尝试一番,满嘴的汁液爆开,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味。

只有微不可查的一丝甜味,更多的,是一股子清水味。

但也不错了,吃过烤蜈蚣的李昂纳多已经学会了知足。

甘蔗是意外收获,两人直接在原地吃完了一整根甘蔗,吐了一地的纤维渣子。

雨林中循环速度极快,或许要不了一个月,这些纤维就变成肥料了。

毕方又砍了三根,只有一根红心不能食用,剩下的都被他扛着朝雨林深处走去。

甘蔗甜的有限,反倒适合补水,是天然的补水容器,就这两根,就能补充两日的水分。

两人闲逛一圈,终于在距河流八百米开外的位置寻找到了一片较为空旷的位置。

附近也没有猛兽留下的粪便亦或是标记地盘的气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搭建庇护所需要先制作一些砍伐的工具,石斧必不可少。

毕方带着李昂纳多,用石块,树棍,藤条制作了两把石斧,在附近寻找合适的材料。

“在丛林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下雨。你搭建的住所必须能够禁得住雨水,要能提供干燥的环境。”

“在热带雨林中,棕榈树很多,它们的叶子是搭建住所的理想原材料。

竹子也是另外一种可供搭建住所的理想材料。

热带雨林提供了丰富的可用来搭建住所的原材料,不过最主要的困难就是如何保持干燥,此外,地面情况也是一个严峻问题。”

和森林不同,雨林中清理一遍地面几乎没什么用,要不了多久虫蚁就会将这里重新占据。

外加多得多的毒蛇,那么大一块热源躺在地上,很可能会吸引到它们。

毕方可不想一早醒来发现自己胸口上盘踞着一条剧毒眼镜蛇。

“所以庇护所必需腾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