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拉里先生的信仰(上)(1 / 2)

加入书签

(一)

我对耆那教的了解,是从拉里先生的突然出家开始深入的。

所谓突然,只是对我等旁观众突然而已,对拉里先生自己而言,这个时刻是由来已久,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

把耆那教的典籍读过一些之后,我发现,这个宗教有很多地方深深地吸引我。而且,它和印度教、佛教一样,都有彼此血脉相通相连的地方,那种亲缘关系是一目了然的。

相对于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而言,甚至相对于锡克教而言,耆那教都是一个很小的宗教。它在这许多宗教的夹缝里面生存和繁衍着,在与以上诸种宗教的碰撞与融合中,形成和保持着自己完整的教义体系和发展历史。

耆那教虽然也是发源于印度,但并不是在吠陀经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信仰它的人数很少,但历史也和印度教一样源远流长。

我一直没有弄清楚,耆那教是从什么时代开始有的,只知道,它比佛教开始要早。

在耆那教的传说中,它的创始人名叫拉什巴。从雕像上来看,他总是赤身裸体,什么也不穿,或者站立或者坐着,总是沉浸于深深的冥想当中。

拉什巴的世俗出身,应该是一个贵族或者国王,因为传说中,他生了101个儿子,这是一个地位卑下的穷人所不能负担的。

后来,拉什巴被神化,或者完成了超凡入圣的过程,成为拉什巴神。

拉什巴年长以后,把自己的领土分给了若干儿子,其中最大的一片领土分给了长子巴哈拉。

但巴哈拉的野心很大,他想让其他的兄弟们也都服从他,将他们名下的领土也归并过来。

所有的兄弟都屈从于他的强势,只有一个名叫巴胡巴厘的异母兄弟拒绝服从。

于是,双方的军队在原野上决战。

战争令双方阵营的贤哲都感到不安。双方的贤哲们认为,这只是两兄弟之间的个人利害之争,没理由为此牺牲千百条无辜的性命。

于是,他们决定拒绝战争,让两兄弟自己亲自上阵,决斗三回合,确定谁是统治者,谁是服从者。

巴胡巴厘在决战中连续取胜,最后,他凭借身高力大,把自己的哥哥抓了起来,举过头顶,准备将对方摔死在地上。

而就在这一刻,一个念头闪电般地掠过他的心:“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一小块土地的归属,我现在要杀死我的亲兄弟吗?”于是,他犹豫了。他把巴哈拉放回了地上。

就在放下巴哈拉的同时,巴胡巴厘也放下了整个世界。他取消了战争计划,终日站立冥想。

整整12年,他始终都处于冥想当中。藤蔓爬上了他的双腿,蛇也盘踞在他的身上,鸟儿在他头发上筑巢。他都始终站立,不为动摇。

人们认为他疯了,试图打破他的冥想,但他始终一动不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