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州试毕秋游西湖(2 / 2)

加入书签

“明天去了不就知道了吗?”顾言卖了个关子。

第二天早上,顾言问了一声从常州跟来的长随,得知顾谏已经回来,且在高睡未醒,便和红药两人雇了一辆马车,就向西湖行去。

西湖的确很美,水光潋滟,反射着秋日的细碎的金色阳光,湖上有几只小渔船在飘荡,大约是在捕鱼。间或还有几只飞鸟掠过水面。岸上的杨柳婀娜多姿,只是由于已到秋季,不免有些发黄稀疏,却也别有一种美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湖面稍有淤塞。顾言知道,在不远的将来,西湖的淤塞会越发严重,直到有一位历史名人来到此处,西湖才能重新恢复荣光,甚至比以前更为有名。

湖面还立着一个不小的石碑,顾言凑过去一看,上面刻的是白居易的《钱塘湖闸记》,顾言将手放在碑上,倒是颇有些怀古的感慨。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顾言不由的念道。

“公子,这就是你要作的诗么?”红药很感兴趣的问道。

事实上,这是潘阆写的……顾言刚要开口澄清。却听到一个声音:“这哪里是他写的,他能写这样的词出来么?”

顾言脸色一黑。回头望去,却是两三个士子结伴而来,隐约还有一股酒气。估计是参加杭州州试的士子。而且这种大清早就喝酒的,想来也是那种考的不好,自感怀才不遇的酸腐书生。面对这样的挑衅,哪怕对方喝了酒,顾言也难以忍受。当下便冷声回到:“几位州试不中,便是这般随便找路人出气,看来这不中,也是有原因的啊!”顾言故意忽略了州试成绩尚未出来的事实,直接说“州试不中。”可以说是嘲讽意味十足了。

果然,顾言的这番话正好戳中了他们的痛处。其中一个看上去酒喝的比较多的人直接就叫嚷了起来:“你这孺子小儿,懂的什么!这也是你能乱说的?我们……我们岂会不中!”说完这句,似乎也是有些心虚,他扯出了一个恶意的笑容,“你这毛都没张齐的小家伙,知道什么是州试么?州试,你怕是连门都没摸到过吧。在这里用潘梦空的诗词来哄骗小娘子,倒是颇为拿手。”又转头去看向两个同伴,“你们说……这话说的是不是?”

“是极!是极!”一个说道。另一个摇头晃脑的念道:“‘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可不是潘梦空的酒泉子么。”

顾言的脸色越发难看,这个身体由于营养不良,哪怕顾言已经在细细调养,但这个身体的身高依然只不过是一米六左右。虽然如今才十四五岁,还有大把长高机会,但被人这样骂,心中自然有些愤恨。至于说什么他利用潘阆的诗词,顾言心中冷笑,他心中还有大把不为人知的千古名句呢,就算是剽窃也绝不会被人抓住错儿,那会低级到用死了还没五十年的潘阆的词?

顾言冷笑道:“几位兄台既然如此有才,不如我们来比一比?”

“如此正好!”这个却不是对面那三位的回答,顾言转过头去,却是看到了一张略显熟悉的脸。“正好闲来无事,不如让某来做个见证吧。”

======

PS:白香山指白居易。

潘梦空是宋初的才子潘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