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修撰四书终有法(一)(2 / 2)

加入书签

王安石猛然停住脚步,“走,我这里正好还有几本相关的书籍,你跟我一起去,若是有用的,你一并借了去。”拉着顾言就走,随之走了几步,又停下来,懊恼的一拍手:“孙少傅的孟子注疏手稿被我放在老宅里了!”又急忙走到门口,高声唤道:“老伯,你赶紧赶着我的车回老宅,去我那书房里把放在顶上的布包着的手稿拿过来,诶,早去早回啊!”嘱咐完,看向顾言高声道:“走,去我书房。”

顾言却是没动,惊愕的说道:“难道是孙奭孙少傅?”汉赵岐注孙奭疏的《孟子注疏》在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大大有名的,没想到王安石居然会有他的手稿。

王安石捻着胡须,似乎为顾言的惊讶而感到非常高兴,笑眯眯的说道:“其实也不算是真的孙少傅手稿。我早年有幸一览手稿,特意抄写了一份。”又似乎担心顾言看不上这手稿,又很快的补充道:“比起通行的版本,精华可都在手稿里呢。等你看到就知道了。你也放心,我抄的那份,我敢保证,和手稿一模一样。”说完,又笑了。

顾言想起当初自己死皮赖脸的去借阅王羲之真迹的‘事迹’,不由得有了共鸣。倒是真心实意的笑了出来。

在王安石的引导下,顾言到了书房。书房里分门别类的放着各色书籍,甚至还有几本贵重的孤本书籍。顾言本身也是个爱书之人,看到这许多书,也不免有些心痒痒。王安石一边介绍书籍,一边从书架上抽出几本,笑道:“这上面也有我的一些看法,你也可以姑且看一看。”王安石零零散散抽出了十来本书,书籍放着看不到书名,他确实极为熟稔的抽出了顾言想要的书,放到了桌上。“你自己也看看,有想看的尽管去借,只是有一点。”王安石顿了一顿,认真的说道,“千万别把书弄脏、弄破损了。”

“那是自然。”顾言也很认真的回答道。借书肯定是要注意这些了。顾言随手打开一本书,书上的边边角角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但是书整体却是平整如新。王安石也是个爱书之人啊。顾言心里多了几分感触。

顾言摩挲着手上的书,做出了决定。“实不相瞒,我打算参加最近一次的省试,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完成它,所以……知州大人若是不嫌弃的话,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王安石脸上的笑容沉了下去,有些不悦:“以你的水平,科举并非难事,何必急着一时一刻?我告诉你,你若是写成了这套书,比做个状元要强多了!”

顾言自然知道这一点。若是《四书章句集注》不出名,又怎会成为顾言唯一看过的古代注解类书籍。不过,顾言刚刚的话,明显就是请求让王安石一起合著这本书,正如王安石所说的那样,有了署名的机会,无异于有了青史留名的机会,这对如今还是常州知州,又不曾编订《三经正义》的不到四十岁的王安石而言的**不可谓不大。但王安石还能够这么说,顾言心头也暖了几分:果然还是没有看错王安石的人品。

顾言笑道:“我知道……”不等顾言话说完,王安石就吹胡子瞪眼的喝道:“你知道还这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