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分配工作(2 / 2)

加入书签

谢斌同时还是万帆这个小厂的负责人,万帆不在家的时候由他全权调度。

当然作为负责人他每月额外有五十元的操心费。

工作就这么分配下去了。

接下来,万凯教许俊安波和栾义勇关于注塑机的事项,万帆教许广国和孔庆生做点火器。

谢斌就教那几个女生安装打火机。

从晚上七点一直忙活到十点多钟,这些人该学的都学的差不多了。

明天是国庆节,正常情况下是不应该开工的。

但是小圩屯这些奶黄子们几乎天天都处于放假时间,他们比万帆还心急干活,于是就决定明天下午开始试生产。

万帆把提前购置好的劳动保护发了下去,包括工作服、工作鞋、手套、帽子。

谢斌和国庆两个打气的人还配了一副特殊的眼镜。

本来他是买了十二套劳动保护,其中有一套是他自己的。

但是现在多出了个许云,他那套劳动保护就给她了。

谢美玲看到许云和郑雪梅都有了一套劳动保护不由眼热,她也想在这里上班,这样就能天天能看到某个坏蛋了。

当然,这也就是想想而已。

万凯因为旅途劳顿就回家去睡觉了。

剩下这些精神兴奋的人继续瞎咧咧,一直咧咧到十一点才各自回家。

待人都走了以后,万帆检查了一遍门窗。

门窗在收拾房子的时候都安装了铁栏杆,具有一定的防盗功能。

感觉没什么问题后,万帆关了灯也回去睡觉。

秋收后小舅的瓦匠班再来收拾房子的时候把前大门也收拾出来,还要留一个传达室,到时候雇一个打更的。

一夜无话。

十月一是国庆节,城市里企业政府部门都会高插国旗,张灯结彩。

但在农村这一天和平常没多大的区别,唯一区别的就是在外面干活的人都回来了,显得人多了不少。

这个时期在外面城市里工作的人几乎都是吃商品粮,他们的父母不是教师就是国营企业或政府部门的职工,只有他们的子女才有资格被城市里的工厂招工。

这也成了这些家在农村的子女进入城市的唯一途径。

大概万家是唯一一个子女有招工资格父亲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国家公务人员的另类家庭。

他家以前在龙江的国营农场,搬迁回来后就稀里糊涂地弄成了商品粮。

商品粮在当时的农村成了一道门槛,吃商品粮的家庭是不会找农业户口的人做配偶的,不论男还是女。

但这对万帆来说没什么存在感,因为他知道再过四五年,这些东西都彻底的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

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似乎一夜之间就处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上。

下午要开始试生产,万帆一早晨就走进了车间四处巡视,有什么隐患和问题要及早的发现,发现了就要排除。

但转了好几圈没发现有什么问题,这才放心地走向林志久的小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