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悲悯(2 / 2)

加入书签

“老姜,你去通知朱齐,以及门外的所有弟兄全部回去镇抚司,但留下你我二人加三匹马”张景定了定神,老姜会意,张景这是要放人,把其他人等都撵走,万一真是出事了,上头就不会追究弟兄们的责任了。

“是——“老姜答道,刚转身要出去,一下子被张景拉住了:”你也跟着朱齐走。““哈哈,兄弟我还是更喜欢这绿油油的翡翠呢,你可别想独吞啊。“说罢朝着张景挑了挑眉毛,张景会意,老姜这是不想让自己有朝一日一个人扛。

“再说了,我老姜头上的烂帐,不知道有多少,不差这一件喽!“老姜笑着说道,说罢老姜转身出去了。

那莫大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赶紧给张景行了一个“多谢张大人!“张景坐下来,冷峻的盯着莫庸道

“莫大人,待外头人离开后我们等一刻钟立刻就走,你现在必须先找出一个和令媳年纪相仿的人来,而且那人还得心甘情愿,不得啼哭,如果已经发现我会立刻杀了他。“莫大人艰难的点了点头。

张景继续说道:“立刻叫你们莫府的管家来,现在就把家仆全部散了,我要亲眼看着!““好——“

“还有等下老姜回来,我们会把这里一切打乱,做成家丁卷了家财逃了的样子,家里的这些东西,莫大人就不要心疼了!“莫大人点点头,心下赞叹这个总旗还真是心思缜密,有勇有谋,是一个锦衣卫总旗实在是屈才,自己应该重用他,又想起自己马上就是去下诏狱的人,还能重用谁呢,不禁苦笑起来,道:“按张大人吩咐”。张景听罢,冷眼扫了一下四周,见老姜还没有回来问道:“但是,令媳的娘家人还是一个问题,令媳是万万不可以回娘家的“张

景停下来看着莫大人,莫大人苦笑道

“我们一家人被抓,她娘家人怕是借她几个胆子也不再敢收留自己的闺女了。“

“好——“张景呼了一口气,“我们只有这个办法,如果中间出了任何差错,令媳必将成为畏罪潜逃的逃犯,定会被满城追杀,莫大人一定听说过锦衣卫千里追寻的本领,而且到最后莫大人你的罪名也会坐实,莫大人可想清楚了?“张景犀利的盯着莫大人,希望他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要自己放了她们母子,而是能够就此坚持到底,不然就是白救了。

“我莫庸一家永远感念张大人今日之抬手之恩!“莫庸郑重的说道,说罢叫道“管家——“是“管家进来了,脸上有着和莫大人相似的冷静。“按照之前说的,把剩下下的家人都带走,他们的生计你来安排下!“

“是,大人“

“另外叫雪儿进来,跟我去一趟衙门——”

“回大人,雪儿姑娘在照顾二少奶奶,我的女儿锦心本来也是这里家生的女儿,一起带了去吧,二少奶奶那里离了雪儿不行。锦心虽然年岁尚小,但是跟少爷小姐们都熟悉,老爷带了去,也比较好。”管家不紧不慢的说着,张景和老姜却都听明白了,这管家是把自己的女儿送进去诏狱。

“你也快半百了,就只有这一个女儿,我不能——”莫庸不忍心

“大人——“管家笑了笑,截住莫庸的话”“大人不过是去走个过场,过一阵子就回来了,我们这些人这会儿散了,以后老爷回来了,还是听老爷吩咐的,剩下的都是些老人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都指望着老爷活着呢!”,张景见他虽然嘴里笑着,但是眼里尽是泪水,却是万般的强忍着不落泪,“老爷好生放心,回来我们还能再见!”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有些哽咽的听不清楚了。

“唉————“莫庸长叹了一口气。

张景看见老姜已经站在门外了,催促他们动身,“走吧,再不动身就来不及了!”

“走吧“莫庸说着忍痛转过头,走出了门外,张景和老姜赶紧跟上。“谢二位大人!“说罢管家朝着张景和老姜跪下磕头行礼:“小女在大门口等候大人!“

张景有些不忍心再看,跟在莫大人身后出了门,走到了大门口,四下已经无人,只有一个姑娘守在大门口,身形娇小,也比较单薄,在寒风中微微有些发抖,那少女一见人群中的莫大人赶紧迎上来:““父亲——“少女挽着莫大人的手,张景见她眼眶中蓄满了泪水,双肩也微微缠头,再看那莫庸,颤颤巍巍的点点头,脸上早已老泪纵横,拍了拍少女的手臂,步履蹒跚的向前走去。

张景看见前方还留了一辆马车,待两人上车后,张景和老姜方上马,回头看时,只见那屋内灯火慢慢的暗下去,时不时传来“啪——啪——”的声音,似乎有人在摔东西,也许是摔瓷瓶,或者陶陶罐罐的,中间还夹杂着慌乱的脚步声,但是却没有大哭大闹的声音,便稍稍觉得放心和老姜走了出门去。

路上几个人的马蹄声惊了几只寒鸦,“嘎——嘎——嘎——“一下子飞到别的树枝上,翅膀拂落了几只银杏叶子,飘飘悠悠的在办公中,随风扭动,但是一直都降落不下来,就那么在办公中飞旋,打转儿。

张景想着待天亮,人们看到这昔日近卫森严的莫府,变得大门敞开,便会议论,这里怎么回事,人全没了,家丁也没了,而且家里全被抢光了。有人会认为,是凶奴造反啊,伤了主家,携细软潜逃,也有人会认为是一家人为了逃瓦剌人跑了,也许还会有人怀疑是仇家寻仇,要不就是被拿了下狱了,这个蜚短流长够京城的富贵闲人们好好聊聊了,再不久这里也许就会和几年前王振等人的府邸一样变得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