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讨价还价(2 / 2)

加入书签

依着白雪的设计,王珣治下的联盟军,分为左、中、右三军,左军为呼延兵马,右军为俟奴部兵马,中军为王珣亲自掌控的兵马。

兵力划分上,中军要占到六成,左军和右军各为三成。中军的帅印,只能由黄顺提名,王珣任命,汉人担当。第一任中军正副元帅的人选,便是祖蓝和祖桂,黄顺的股肱心腹。

呼延部和俟奴部现有的兵马,都比黄顺的人马为多,又不可能拿出来交给王珣补强中军。黄顺也没奢望这个,王珣的中军,当然只能以黄顺的人马为班底。

若这个设计得以通过,以现在黄顺、呼延部和俟奴部兵马的数量对比,以后增加的新兵,要全部充实中军才行。等于直接垄断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兵源补充。

呼延煌和俟奴完我哪想到黄顺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一个大难题。在他们犹豫的时候,黄顺再度沉下脸,说话道:“我初到定襄,不过二百亲卫,现在,已经发展到过万人马。我的这些实力,全部拿出来,都交给了王珣,交给我们共同的主子。

跟我相比,你们连这点亏不肯吃。难道,你们还有拥兵自重,最后自己取王珣而代之的念头吗?”

俟奴夫人连忙打圆场道:“没有没有。顺少爷第一个提出的要求,还是尽心尽力为王珣考虑,不愧是忠良之后,让人佩服。只是,顺少爷常年不在这里,中军的人选,由顺少爷提名,不太合适吧?”

黄顺爽快的回答:“这个好办,祖蓝和祖桂兄弟,既然是我举荐的第一任中军元帅,后面的人选,他俩可以代我举荐。以后可形成定规,前任元帅,可以举荐后任元帅人选。”

俟奴夫人一听,便含笑点头。在她看来,只要不是黄顺亲自认命,换做别人,那就有漏洞可钻。再说,上面还有王珣在呢。一点点驱离黄顺的力量和影响,完全可以办到。

呼延煌和俟奴完我经过一番挣扎,在黄顺的“伟大牺牲”这榜样的作用下,终于做出痛苦的妥协,同意了黄顺的要求。

掌握兵权这个问题解决,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接下来是政事上,黄顺要求必须贯彻蔡琰的理念:汉胡平等,诸部平等。在治理上,汉胡分治,汉胡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由汉人和胡人共同组成的长老会协商解决。

具体的安排,蔡琰那里有更为完善详尽的设计。这一块,由蔡琰代劳,拿出一整套治理方案,包括官员设计,边界划分等,既全面又周详。

呼延煌、俟奴完我和俟奴夫人哪懂得这些,只听一句汉胡平等,就乐得合不拢嘴了。至于制度里那些精巧的设计,他们哪能领悟得到。只能是就一些细枝末节处提提意见,做一下修改。

这部分工作,非常繁琐,在场诸人又都非常重视,生怕自己吃了亏。所以,用时非常长。最终所有人,都点头同意。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