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曹操败走(2 / 2)

加入书签

当然,最重要的一击,是安排在华容道,由关羽完成。这是刘备和诸葛亮商议后的决定:此前在曹操处,关羽曾受曹操大恩,关羽最重情义,正好借此机会,把这人情还给曹操,又能实现放曹操活路的意图。

诸葛亮的这个安排,黄顺虽在战场之外,却心知肚明。他在沔阳,一接到前线周瑜动手的消息,立刻带人出发,前往华容道,比关羽带的三千人马到的更早。

只是,黄顺的人,远远的躲在后面,关羽一心照顾曹操来的方向,对后面黄顺的存在,一无所知。

曹操带着残兵败将,冒雨前行,在华容道上走的近乎山穷水尽。关羽的出现,令曹军从上到下一片绝望。

曹操厚着脸皮,软语央求关羽,求他放一条生路。关羽想起曹操此前待他恩德,再看曹兵一个个被雨淋得浑身湿透,冻得瑟瑟发抖,恻隐心大动,想起临行前军师的叮嘱:遇到为难处,拆开锦囊,自有妙计。

关羽从怀里掏出锦囊,打开来看,却是诸葛亮所书曹操不能死的判断。

关羽早有心放过曹操,只担心因私废公,耽误大哥大事,是以一直犹豫,现在好了,关羽看过锦囊计,很痛快就予以放行。

涉险过了关羽关,曹军上下,无不以手加额庆幸。这时,不知谁嘀咕了一嗓子,“前面再有埋伏,怎么办?”

刚说完,就被旁边人捂住了嘴:“乌鸦嘴!”

说话的人再不言语。然而,刚刚死里逃生的喜悦感却消失了:谁也不敢说,前面还有没有收割他们性命的死神。

而曹操,自从水战大败后,就一直有个问题萦绕脑际,挥之不去,撤退越接近江陵,这个念头就越强烈。

此前曹操决议经营襄阳时,从没想过自己会失败。现在,自己竟然败了!而后方的襄阳,却根据自己施恩十姓的意思,仍在十姓的掌握之中。

十姓中,心向刘备的就有六姓之多,而蒯、蔡两家,因为蔡瑁之死,对自己的态度也已是不明朗。

万一襄阳得知前线战败,十姓决意舍曹就刘,襄阳将瞬间易手,曹植命丧襄阳不说,自己的大军北归之路,也要受阻。

如此被南北夹击,曹军即使最后突破封锁,成功北归,也势必元气大伤,数年内不得翻身。而几年时间,足够江东和刘备折腾一番了。

一着失,满盘输!曹操想到凄凉处,想起那首曾让自己热泪盈眶,信心十足的诗,不由悲从心来,更有一股凉意从脚底直透头顶。

曹操从未认为,那首诗是什么天意,是什么神明显灵。他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世外高人所书,是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

现在,曹操事后追思,如果不是这首诗的出现,自己就不会在水军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仓促与江东一战。

那么,这首诗,会不会就是江东为促自己出战,故意写就,让自己看到呢?

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可以肯定,此人之心机、谋略远高于曹操,才气更是远高于郭嘉。江东有此人在,将固若金汤。

此人,会是那个周瑜吗?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