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考察业务(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上午八点,精仔开着一辆雪弗兰轿车过来接赵红兵,说:“老板吩咐我这些天给您开车!昨天忘记告诉您了。”

赵红兵说:“那以后每天八点一刻来,今天等了很久吧?”

精仔说:“八点钟就来了。”

赵红兵说:“好兄弟,辛苦你了!以后可以晚点来。”一句话说得精仔心里热乎乎的。

上了车,向公司开车,赵红兵心想如果决定在深市发展,那么就要尽快买车,首先要让大国学会开车,有时间让他练练。

赵红兵走进公司,前台小姐马上站起来,叫道:“赵总早!”

进了林总办公室,林总正在看着一份报表之类的东西,看到赵红兵,放下文件,说道:“晚上睡得怎么样,看起来很精神。”

赵红兵道:“还可以,小区很安静,空气也很好。”

林总道:“今天怎么安排?我原想你多休息两天。”

赵红兵道:“我是个急性子,心里有事就要赶紧做,否则睡不踏实。林总要是觉得方便的话,我想先熟悉一下公司的情况。”

林总笑道:“看来你真是急性子,行,我这就安排,希望赵总多熟悉多总结,为咱们新公司提些金点子。”

赵红兵也笑道:“我一贯的风格是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好,要不就干脆不做!”

林总拨通内部电话,对里面说:“你来一下。”

不一会,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看眉眼,依稀与林总有些相似。他们都是讲潮州话,赵红兵听不明白。看那神态语气,定是亲戚无疑。赵红兵见他称呼林总为哥还是什么的,却又不是哥的发音,好似顾客的“顾”字音一样。

林总见将赵红兵冷落一旁,也察觉不太礼貌,对赵红兵歉意的说:“这是我外甥刘鹏飞,公司业务部经理。”

赵红兵张开嘴差点合不上,怎么潮州人叫舅舅象叫哥一样,幸好没开口问,不然出洋相了。

林总用普通话向他外甥道:“这是公司新来的赵总,昨天安排你腾出的办公室准备好没有?”

刘鹏飞道:“已经准备好了,我带赵总过去?”

林总道:“好,然后你问问赵总还需要什么资料,都给他准备好。”

赵红兵道:“我想要看一下公司销售月报,还有年报简表,如果涉及商业机密就算了。”

林总道:“什么机密,我这里没有什么对你保密的,飞仔,赵总需要什么就给他拿什么。”

刘鹏飞答应一声,带着赵总去了隔壁的办公室。

进了房间,赵红兵发现这个屋子不大,但很整洁,桌面、沙发、茶几显然均有人清洁过,收拾得井然有序。

赵红兵坐下来,办公桌面上有一张摆放得端端正正的公司通讯录,上面列有公司总机号码,林总办公室电话、分机号、大哥大号码,后面是各部门与各人的内部分机号,还有一部分人的拷机号。满满一张表。在表格上端,用钢趣÷阁写着:赵总办公室电话3232866,分机202。看来是新安装的电话,还没来得及列入表内。赵红兵看见了桌面上的两部电话,一部独立外线,一部内线,上面均用不干胶贴着,小标签写得明明白白。

这些细节方面体现出林总对自己的看重,赵红兵心中有些感动。

刘鹏飞道:“因为时间匆忙,办公室收拾得不是太尽如人意,赵总看还有什么短缺,我安排人去购买。”

赵红兵道:“不用麻烦,我只是暂时在这里办公,添置了反而浪费。刘经理要是方便的话,能不能把业务报表和相关资料给我看看,我想尽快的熟悉工作。”

刘鹏飞说:“我一会就送过来。”

赵红兵说:“那麻烦你了!”

刘鹏飞说:“赵总太客气了。”

不多一会,他拿过一大摞资料来,告诉赵红兵:“这是五金门市的,这是承包项目的,这是与各工地的往来。”

赵红兵说:“谢谢!我自己看吧。”刘鹏飞点点头,出去了。

赵红兵拿着资料看了一会,很快发现问题,林总的公司现在有三个五金批零门市,通过报表分析,三个门市营业额很不平衡,不仅是门市之间,就是同一个门市,不同的月份营业额也有很大差距,这不能用地段来解释。

再看库存量,也有问题。库存单价是按零售价计算的,各门市库存有多有少,总共库存量五百多万。库存量不是有点大,而是特别大,要知道林总公司的实力,五金贸易这方面一年的营业额也就一千五百万,利润在300万左右,这库存量比利润都大不少,现金全都套在积压库存上,如果赶上市场突变或者资金链断裂,问题可就大了。

赵红兵是那种商业极有经验的人,看看盘点表和月报表,基本上就能将公司的资金实力、周转效率、经营规模和经营状况摸得八九不离十。令他相当不满意的是各门市盘点表上,库存货物没有分类,相同货号的品种有很多出现两个以上数据,大约是见物盘物。漏盘差错是避免了,但根本看不出商品存量和品种结构合理不合理,销售畅滞情况也无从知晓。

最令他百思不解的是有的品种明明是常年畅销的商品,有的门市存量较大,有的门市却无此品种。这不是一两处,而是普遍存在的情况。说明管理存在很大问题,货品调配没有到位,销售环节有些脱钩。

看完各门市的报表,再看各承包项目报表,都是某某建筑工地承包安装线缆、灯具,或是粉刷油漆、涂料的承包金额,某某门市的出货明细、费用状况等,不成章法。赵红兵明白为什么各门市销售很不平衡的缘故了,承包项目的利润很是惊人。如此看来,商机无限啊!赵红兵感慨良多,心中大致对公司的运作有了一些了解。又看了看与各工地的往来明细,尚有十多个项目的应收款项,共计三百余万元。

赵红兵合上报表资料,头脑理了理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经营,心中有了一些主意。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赵红兵上一世白手起家,初期创业时身兼数职,管理、统计、财务、销售等等都要亲力亲为,虽然辛苦,但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所以现在看这些小额报表,视野和思路相当清晰明了。

赵红兵看了看手表,十点半都过。.随便看过这些资料,时间不觉过去了两个小时。赵红兵站起身,望着窗外,振兴路上车辆穿梭不息,人行道上人们行色匆匆,没一个闲逛的人。路旁树木长出很多新枝,绿色葱茏,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走进林总办公室,林总忙起身相迎。赵红兵在他办公桌前的椅上坐下来。林总问:“看完啦?”赵红兵说:“都看过了。”

赵红兵为了印证自己的一些想法,询问了林总盘点表、销售额以及承包项目与门市出货关系等等方面的疑问,林总都作了回答。有几个问题林总自己也没弄明白,不清楚怎么回事。他惊奇不已地看赵红兵讲出各门市的具体金额数量,甚至有很多品种货号明细。不可思议他怎么一下子就将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记得如此清晰,分毫不差。这些数目可常常都是搞得他头昏脑胀的。

林总并不隐瞒自己的惊奇,他问:“赵总,你把这些都记住了?”

赵红兵笑着点点头,说:“是啊。”

林总佩服不已地说:“你快告诉我,你是怎么记住的,我平时就是搞不清这些数目。”

赵红兵说:“很简单啊!只要分门别类,就容易记住了。一是按经营部门分类,二是按商品属目分类。比如所有这些商品,看似很多,其实它可以分为五金、电料、灯具、油漆涂料这四大类。五金可分为大五金、小五金和五金工具三小类;电料又分为线缆、开关、辅料、电工工具四小类;油漆涂料也是这样分类。每个小类常销品种就不太多了,一般就十几二十个品种,最畅销的就是那些用途最广的三五个品种,很好记的啊!当然这中间还有很多规律,长期接触这些商品就能熟悉它们的材质和用途这些特性,记住它们的数量金额就不太困难了。有时一看它们的数量和金额,就能知道销售好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